中纪委首次长假“打虎”释放三大信号

2015-10-10 10:29:31 人民论坛
分享:

反腐败通常被看成是权宜之计,或者被当作是一种“运动”,在民众反应强烈的时候就紧上一阵,当舆论焦点转移的时候就松上一阵。

1444444254389082.jpg

  就在小长假即将结束之际,10月7日23点30分,中纪委官网深夜发糖,公布消息称“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苏树林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不是周一,也非周末,这个时间发布消息,着实让深信“周一拍苍蝇,周末打老虎”的围观群众惊了一喜。

  在国庆佳节的尾声里,中纪委用行动告诉大伙儿:尽信书,不如无书,江湖上并不存在所谓的“反腐铁律”。那么,中纪委首次长假“打虎”又释放了哪些信号呢?

  信号一:

  树威信,反腐信息公开透明

  曾几何时,违规干部被调查在第一时间并不会向社会通报,都是社会媒体先爆料,然后要等到一段时间、此官员被开除党籍、移送司法机关时,中纪委才发布新闻。党的十八大之后,中纪委在案件审查新闻发布方面作出了实质性的改变,每名中管干部只要一经组织调查,就立即向社会发布消息,这是中纪委适应信息公开、尽可能第一时间保障公众知情权的进步之举,理应点赞。

  去年12月,中纪委在反“四风”纪录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解读说,之所以“周末打虎”、发布官员被查消息,系按照舆论传播规律办事:坚持在一段时期里相对较多地在每周五公布最新案情,几周下来,敏感的公共媒体和网民们就发现了这个规律,并且开始定时守候,而这种“点击期待”也迅速地成为一个公共话题,进一步扩大了中纪委官网的影响力。

  不过,十八大以来的元旦、五一、十一、春节等节日期间,发布官员被查消息,苏树林还是第一个

  之前知情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中纪委发布官员被查消息的“时间规律”解释说:“快只是考虑的要素之一,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