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澳大利亚媒体报道特恩布尔当选党首的消息
9月15日,澳大利亚政坛经过数小时的“激烈动荡”,开始“改朝换代”。执政的自由党新党首马尔科姆·特恩布尔向澳总督科斯格罗夫宣誓,就任澳第二十九任总理。他是28个月以来该国第四位总理。
只过了一个晚上,特恩布尔就实现了从通信部长到总理的转变。他的姓氏由两个英文单词 Turn (扭转)和 Bull (牛)组成。有人说,这似乎预示着他的人生将发生转折,进入“牛市行情”。当地华人习惯称他“腾博”,还有华文媒体给他起了个绰号“糖包”。
党首6年后“复仇”
“世界经济正在经历巨大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需要抓住机遇”,“我们需要一种新的领导风格”。9月14日下午,特恩布尔突然宣布辞去通信部长职务,并发起党首选举动议,挑战时任总理阿博特的自由党党首地位。特恩布尔表示,阿博特在领导国家经济发展方面能力欠缺,无法给企业带来信心。当晚,自由党议员在首都堪培拉议会大厦投票,特恩布尔以54比44的票数击败阿博特,成为党首。按澳大利亚政治体制,执政党的党首就是总理。特恩布尔成功“变天”。
阿博特下台后,财长霍基跟着辞职。而推动“变天”的功臣也开始浮出水面。外长毕晓普一直支持特恩布尔,最近半年多更是走得近。她说,阿博特想做事,但说了半年没成效,党内对此很不满。而据澳媒报道,教育部长派恩和司法部长基南也在幕后力挺特恩布尔。当年提拔特恩布尔的前总理霍华德的幕僚长西诺迪诺斯则负责串联,最终敲定了10票优势。
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特恩布尔的政坛“复仇”。他出道很早,1981年就尝试在其居住的悉尼东部温特沃思选区争取自由党议员提名,没有成功。1993年至2000年,他曾任澳“共和运动”领导人,反对继续尊英国女王为国家元首,倡导将政体改为共和制。当年,澳大利亚为此进行过一场全民公投,结果支持共和一方失败,但特恩布尔赢得了知名度。2004年,他首次当选联邦众议员,2006年获时任总理霍华德的提拔,当上负责水资源事务的议会秘书,次年任环境和水资源部长。那一年,他所在的自由党大选败北,成为反对党。2008年,特恩布尔出任自由党党首。但到2009年12月,阿博特在党内发起党首选举动议,特恩布尔以一票之差落败。
那次失败,让特恩布尔备受打击。他曾宣布不再竞选连任议员,甚至一度萌生退出政坛的念头。但最终他选择继续坚持。连任议员后,当时还是反对党的自由党任命他为影子内阁(即为执政预备的内阁班子)通信部长。2013年9月,自由党—国家党联盟在议会选举中获胜,阿博特出任总理,特恩布尔任通信部长。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