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李嘉诚如何撤走800亿资产?

2015-09-28 08:41:37来源:国际金融报 分享:
字号:

  李嘉诚海外投资分布

  近年来在中国市场变现交易图

  李嘉诚海外土地储备图

  李嘉诚撤资风波沸沸扬扬。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李嘉诚通过转让资产或其他方式套现人民币近800亿元。且自年初以来,将旗下公司注册地全部撤出中国。

  外界探讨最多的是李嘉诚意欲何为?有何动机?立场决定角度。我们仅从财务的家度,以文字和图表形式,还原李嘉诚的退出之路,以及海外投资布局。

  怎么迁出去呢

  年初,宣布长江实业集团及和记黄埔重组方案,分别以“长和”、“长地”两家开曼群岛注册的新公司来取代上市地位,9月宣布,拟将旗下惟一一个在中国境内注册的公司电能实业与长江基建合并,至此,旗下所有上市公司注册地全部撤离中国

  对于旗下公司的注册地问题,早在2013年,李嘉诚就曾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长实及和黄不会变更注册地点,相信多年后仍在香港

  但这种情况在2015年有了变化。年初,宣布长江实业集团及和记黄埔重组方案,分别以“长和”、“长地”两家开曼群岛注册的新公司来取代上市地位后。相关资料显示,合并后,长和系共有10家上市公司,长和、长实地产、长建等公司注册地均在海外。电能实业是仅存惟一一家在中国境内注册的长和系公司。

  9月,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长江基建(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长江基建”)以及电能实业有限公司(下称“电能实业”)发布联合公告,拟将长江基建及电能实业合并。据悉,电能实业自1999年开始投资海外,目前业务遍及英国、澳大利亚及加拿大等,2011年海外盈利首次超越香港本土业务。

  根据方案,要约人将向计划股东提出有条件股份交换邀约,以注销所有计划股份(将为所有已发行电能实业股份,由相关长江基建附属公司持有者除外),并以计划记录时间锁持计划股份为基础按比率换取将予发行的入账列作缴足之长江基建股份。此番合并,长和依然是长江基建的控股股东,并持有长江基建49.19%的股份,长江基建的公众持股量上升,长江基建的流通性大大提升。

  合并计划预计将在2016年初或之前完成,计划完成后,电能实业将退市。

  李嘉诚长子、长江基建董事局主席李泽钜对此表示,之所以选择长江基建和电能实业合并,是因为合并完成对于公司市值、信贷能力都有所利好,有利于今后收购大规模资产。“长建的海外业务经验较多,所涉及的范畴亦较阔,而基建业务亦属资本密集的发展模式,合并对集团于基建行业发展有更大优势。”李泽钜称。

  针对这次重组,摩根大通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合并对于长江基建和电能实业股东都是双赢局面,不仅可以帮助电能更有效地使用现金,长江基建也可通过两家公司坐拥750亿元现金用作未来并购。

  至此,李嘉诚旗下所有上市公司注册地将全部撤离中国。

  有评论将李嘉诚重组方案概括成了16个字,“超高财技,更国际化,大势所趋,精明投资”,其中,“超高财技”四个字最为引人关注。

  例如长实与和黄未重组之时,“长和系”是垂直式的股权架构,李嘉诚以家族信托的方式,持有以香港房地产为主业务的长实43%的股权,长江实业则持有涵盖电讯、能源和港口等跨国业务的和黄的49%的股权。

  这种股权安排之下,由于长实持有和黄股份的价值,在股价表现上并未非常充分反映出来,与实际资产值有一定折让。与此同时,也没有凸显出和黄作为一家横跨50个国家的跨国大企业的真实价值。然而重组之后,长和、长地两家新公司业务区分清晰,被低估的数百亿价值也就随之释放,这对李嘉诚家族乃至长和系的股东,都是非常有利的。

  至于长建和电能实业的重组则更为明显,长建过去多年在基建投资上一直非常活跃,只是资金有限,而电能实业则相反在分拆港灯时获得巨额现金收益,却没有清晰的投资方向。换股合并后,长建得到了电能在分拆港灯时获得的逾500亿港元巨额资金,有望成为市值逾3000亿港元的全球基建巨头之一。

责编:邢若宸

关键词:李嘉诚,1986年,电网公司,电能,长地 聚合阅读
分享/关注:
评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