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好襟衣,戴上银冠,清了清嗓子,晓岸在做演出前的最后准备。纯熟的方言唱腔和小麦色的肌肤,晓岸很难被认出是唱大歌的侗族少女里唯一的汉族女孩——她还有个特殊的身份,腾讯社区运营经理。
“整个项目从雏形到现在,已经6年了。”腾讯“为村”项目团队负责人陈圆圆对记者表示。她初来时,脚下还是一片疏于农垦的荒地,现在已经是一座占地46亩的博物馆。一年中有一半时间,这个清瘦的广东女孩都驻扎于此。
腾讯的执着背后,其实是一股“互联网+农村”的风潮。记者注意到,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互联网大佬纷纷瞄准农村,全国恒河沙数般的村落之中,一些特殊的“互联网概念村”悄然成形。是什么吸引巨头们纷至沓来?
互联网+农村=?
“我们最早关注到铜关村是因为侗族大歌,这里本身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祥地,但是因为地处偏远,青壮年大多数外出打工,村民人均年收入只有2600元左右,所以渐渐办不起大歌会了,有人发了帖子到网上求助。”陈圆圆对记者介绍。
据悉,贵州省黎平县岩洞镇铜关村共有居民1863人,侗族占到93%。一开始或许只是文化援助的行动,最后演变成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主导,并进而上升为整个公司意志的“为村”项目。
村民在微信上推荐自家做的粑粑、米酒、五色糯米饭和五谷鸡蛋;不识字的老奶奶坐在小卖部门口蹭WiFi,跟在远方打工的儿子视频聊天;开小卖部的叔叔会用微信支付收钱,却又在顾客走后偷偷掏出小本子记上一笔;村支书通过微信群“截获”盗牛贼……在架设了4G网络基站后,这幅新农村的“浮世绘”处处透出接地气的互联网意味。
铜关村村支书吴珍刚告诉记者,村民们接受了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沟通培训,而村委会还成立了村级公众服务号,试验互联网参与村事务管理,“这是中国首个认证的村级公众服务号,到今年6月份,订阅人数已经快800人了。”
“基于‘微社区’系统建立的‘铜关市集’也已经上线,这里原本就有许多自己的工艺特产,经过设计师的免费包装,现在有了‘侗乡茶语’、‘侗乡有米’、‘侗乡布艺’系列产品,任何人都能通过扫码等方式购买。”陈圆圆向记者透露,今年产品的所得利润全部反哺给村民,至少有50万元。记者也注意到,原生态的布艺都被打造成时下流行的环保简约理念。
腾讯大浙网总裁傅剑锋对记者表示,目前入驻“为村”项目的资源方已超过50家,今年将至少认证100个村寨,今后每季度腾讯基金会也会拿出100万元创投基金,助力农副、手工艺产品的推广。
不过,参与“为村”项目调研的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博导高丙中对记者坦言,铜关村模式难以复制,“腾讯在铜关村投入巨大,搞生态博物馆,扶植民族文化,它实际上是一个综合公益项目,需要很大的资金和人力投入,搞了五六年之久,要复制太昂贵,现在主要是由一些村庄过来学习经验,但推广这样的经验到别的农村能否成功,也还需要动态观察。”
农村电商市场虽然广大,但也存在着很多制约瓶颈。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