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围猎”农村市场
在“下乡”途中,腾讯并不孤单。相比腾讯较浓重的公益意味,同样在农村有所动作的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则是形成了农村电商市场的横向扩张态势,并且具有更多成熟的商业形态。
2014,阿里巴巴启动“千县万村”计划,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开启农村淘宝项目。
而苏宁第一家自营农村服务站已在江苏宿迁洋河镇开业。据苏宁云商COO侯恩龙介绍,在渠道层面,苏宁2015年计划建成1500家苏宁易购服务站,并计划在5年内建立10000家。
京东与四川仁寿县政府也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京东将仁寿县变为京东下乡进村首个试点,并计划年内全国开500家乡县服务中心。
随着一二线城市市场增长率逐步放缓,快速增长的广阔农村市场正成为电商巨头们的必争之地。易观智库分析师刘蕾认为,因为百货商场、连锁店、品牌店等消费场所不够完善,三四线城市以及乡镇市场的购买力得不到释放,网络消费恰是一个出口,所以随着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的逐渐下行,农村市场正逐渐成为电商掘金的下一个蓝海市场。
根据高丙中分析,虽然“为村”项目以公益为主,但腾讯也是希望通过扶持贫困地区的网络发展来形成自己在中国网络布局中的支撑,培育潜在的消费市场。
不过,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坦言:“互联网企业在城市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农村的确是一片待开垦的处女地,因为在农村有70多万个村庄,2000多个县和乡镇,也有很大的购买力。但电脑、智能手机在农村普及率不高,因为上千元的智能手机对一年5000元收入的农民来说依然价格不菲。”
农村“互联网+”要有“血管”
农村商业蓝海虽前景美好,但是由于农村的特殊性也存在各种掣肘因素。物流配送和网络建设成为制约发展的首要瓶颈。
国家统计局去年9月份公布的一份数据显示,农村市场中有高达六成的农村居民认为快递收件不方便。除了中国邮政外,顺丰、申通、韵达等主要的快递企业营业网点最多只建设到县城,并且县城的网点布局也并非全面,有些县城都没有网点。
由于农村散居、面广的特点,物流问题不仅使网购不方便,也掣肘了农产品的网上销售。特别是一些大宗的生鲜产品,农民“卖家”根本无法承担运费。
“农村的‘互联网+’要想做好,核心还是物流,农村物流状态堪忧,‘互联网+快递’应该配套布局,建立高效的物流体系才能为农村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郑风田对记者表示。
以铜关村为例,从黎平县出发要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山路盘旋才能抵达,而黎平往返上海、广州、贵阳的航班每周只有2~3班,往返北京尚无直航。如果错过航班,必须从铜关村经过5个多小时的山路颠簸才能到达贵阳。
此外,网络基础建设也成为“互联网+农村”的短板。高丙中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互联网+”能不能形成气候的关键还是网络建设,“中国主体已经处于网络社会的状态,但边远农村整个社区还是靠人际互动,获得信息成本高,人际交流效率低,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带来信息流通和效率,在国家把网络作为全国公共通信之前,还只能靠公益基金会这样的商业途径来解决。”
“农村互联网是基础建设,只有互联网建设好了,‘互联网+’才能发展,可事实上,就连北京的郊区信号都很差。”郑风田说。(记者 劳佳迪 实习生 毕彤彤)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