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哈萨克斯坦宣布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图为一名阿拉木图居民驻足观看汇率牌。
● 目前阿联酋迪拉姆实际有效汇率被高估约22%,沙特里亚尔则被高估了16%。
● 就沙特、阿联酋等海湾产油国来说,要实现本国货币与美元脱钩的前提是,国际石油交易与美元脱钩。
对于阿拉木图的居民来说,8月20日本是一个普通的周四。然而在当天下午,哈萨克斯坦总理Karim Massimov突然宣布将采取自由浮动汇率,并立即生效。此时,在货币兑换处排队的阿拉木图居民,发现在汇率牌价表上,前一秒坚戈兑美元汇率还停留在197,下一秒已经跃至252,这意味着坚戈贬值了近30%。
针对这一次坚戈贬值,哈萨克斯坦央行行长Kairat Kelimbetov坚定地表示,央行只有当金融稳定受到威胁时才会进行干预。换言之,供需关系将决定坚戈与美元的汇率水平。Kairat Kelimbetov还特别强调,哈萨克斯坦央行未设定任何特定的汇率目标,央行必须致力于经济的去美元化。
作为中亚国家的典型代表,哈萨克斯坦经济严重依赖天然气及石油出口。然而,在享受了长达10年的大宗商品繁荣期之后,这两年,哈萨克斯坦的日子并不好过。从去年至今,哈萨克斯坦央行已经投入280亿美元外汇储备支撑坚戈汇率。
与哈萨克斯坦处境相同的还包括中东的石油国家。而随着油价进入“40美元”时代,市场开始想象这些国家货币是否也会进入新时代——一个与美元脱钩的时代。
8月22日,Karim Massimov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部分石油生产国最终都会加入自由浮动汇率国家,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也不例外。
“超低油价以及超强美元,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冲击面越来越大。如果这种情况仍将持续下去的话,一些国家必然会在某一方面做出改变,只是大家各自会做出何种选择的问题而已。”富国银行宏观经济分析师杰夫·诺斯利对记者指出。
“低油价”袭来
持续的低油价令中东产油国的货币持续不断地承压,贬值压力骤增。但在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机制下,中东产油国的货币汇率应随美元同步上涨。这种扭曲的现状还能坚持多久?市场上已有投机者开始押注中东国家货币脱钩美元
在哈萨克斯坦突然宣布允许汇率自由浮动后,市场开始猜测下一个放弃盯住美元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在市场的想象中,沙特作为世界石油生产国的“老大”,最有可能成为故事的主角。
尽管沙特央行行长Ahmed Alkholifey已公开坚决否定了沙特里亚尔脱钩美元的可能性,但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任何可能性都是存在的。
“长时间以来的低油价令中东产油国的货币持续不断地承压,贬值幅度不断增大。然而美元从去年开始就呈现强势升值态势。在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机制下,中东产油国的货币汇率理应随着美元水涨船高。”杰夫·诺斯利表示,“这种矛盾正煎熬、撕扯着中东的那些产油国。”
8月份最后3个交易日里,随着国际油价的连续上涨,沙特、阿联酋等海湾石油国家的股市也迎来反弹。短短3个交易日,纽约油价的涨幅达到27.5%,涨幅为1990年8月以来的最大;伦敦布伦特油价的涨幅达到25.5%,重新上升至50美元/桶以上。这甚至一度引发了市场对于“低油价时代可能即将结束”的猜测。
然而进入9月份第一个交易日,国际油价即下挫近3%。美国市场开始之后,纽约油价主力合约收盘价以暴跌7.7%收尾,至45.41美元/桶;伦敦布伦特油价暴跌8.48%,报收49.56美元。
持续的低油价已经开始令富裕的海湾产油国承受越来越大的财政压力。作为重度依赖原油收入的产油大国,油价暴跌对沙特的冲击更是显而易见的。目前,原油出口创汇收入占该国财政收入的比重超过了90%。沙特正面临不断膨胀的预算缺口,并可能出现十年来的首次经常账户赤字。
由于油价大跌,沙特石油资产储备不断缩水,沙特政府今年已先后两次发行国债,发行额总计超过90亿美元。沙特阿拉伯货币局(SAMA)局长法赫德·穆巴拉克在7月曾表示,利雅得方面已经以地方债形式发行了第一笔40亿美元债券,这是自2007年以来沙特政府首次发行主权债券。
而最新的计划表明沙特可能扩大国债的发行规模。近日,沙特阿拉伯表示计划在今年年底前筹集270亿美元。而鉴于油价前景,银行家们认为发债甚至可能延续到2016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报告称,由于国际油价暴跌,经济发展存在不确定性,沙特未来的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与去年相比,沙特今年的经济增速可能从3.5%放缓至2.8%,明年将进一步回落至2.4%。此外,预计沙特今年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将高达19.5%。
受困于低油价而产生财政问题的还有阿联酋。7月22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能源部表示,将从8月起取消对汽油和柴油的补贴以减轻财政压力。今后,阿联酋汽油和柴油的零售价将根据国际市场价格而定,每月作出调整。
而中东地区的其他产油国也削减了能源补贴。从今年1月开始,科威特按市场价销售柴油、煤油和航空燃油,但仍对汽油和电力给予高额补贴。巴林和阿曼已经陷入财政赤字,两国正计划燃油补贴。
“油价下跌对中东产油国的经济带来的冲击已经开始显现,进而影响到民众的生活。”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的政策不得不有所改变。”
“强美元”压顶
中东石油国家正处于货币拉锯战的中心。一方面,中东石油国家货币因为盯住美元而无法大幅贬值,另一方面包括俄罗斯、墨西哥在内的竞争国家货币大幅贬值,削弱了中东石油国家的出口竞争力
而在低油价对海湾产油国经济产生“侵蚀”作用的同时,不断走强的美元以及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的“货币战”,犹如撒在伤口上的那一把盐。
尽管近段时间内,美元指数一直处于高位震荡的状态,但是这依旧难以改变市场对于美元指数将继续上扬的高涨预期。
9月2日,美国民间就业服务机构ADP Employer Services公布8月民间就业人数增加19万人。尽管ADP就业人数不及分析师预期的20.1万人,但高于7月的17.7万人。而美国政府随后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非农生产率以一年半以来的最快速度上升。受此影响,当日纽约汇市尾盘,美元指数上涨0.40%。
2014年美元指数的上涨幅度达到12.5%,被称为“美元年”。2015年美元继续强势行情,从年初至今,美元指数上涨幅度已近8%。
由于沙特、阿联酋等海湾产油国的货币基本都采用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因此这些国家的货币汇率也随着美元的走强而水涨船高。据悉,目前阿联酋迪拉姆实际有效汇率被高估约22%,沙特里亚尔则被高估了16%。
而除美元外的其他国家货币的争相贬值,更是令阿联酋迪拉姆、沙特里亚尔等海湾国家货币的竞争力直线下降。从去年开始,拉美各国货币纷纷陷入断崖式暴跌的行情,贬值幅度达到20%-30%。从2015年开始,亚太地区各国货币也开始出现竞相贬值的情况,泰铢、林吉特、越南盾等接二连三地创出历史新低。
“俄罗斯卢布因低油价以及欧美国家的制裁等各种因素,出现大幅贬值,近两年一直处于弱势状态。同时,拉美地区的墨西哥比索等开启了暴跌模式。同样作为原油出口国,从货币汇率这一角度而言,沙特、阿联酋等海湾国家的原油出口竞争力遭到了削弱。”杰夫·诺斯利指出。
而8月中国央行完善人民币汇率报价机制的举措所引发的人民币一度大幅贬值的情况,似乎进一步加大了海湾产油国所面临的汇率压力。8月11日,中国央行宣布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进而引发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3个交易日大幅下跌。
也正是由此,投资者对海湾六国放弃盯住美元的押注开始上升。由于投资者预期沙特会脱钩美元,8月一年期远期合约交易一度激增。美元/沙特里亚尔一年期远期汇率上周四最高跳涨305点,为2003年3月以来罕见情景。5年期沙特主权国债信用违约掉期(CDS)升至2012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杰夫·诺斯利表示,海湾产油国未来的货币汇率压力来自美元的继续升值。“鉴于近日美国方面公布的就业等数据向好,市场对于美联储将于9月份开始正式加息预期再度回温。一旦美联储决定9月加息,势必将引发美元新一轮的涨势。”
杰夫·诺斯利认为,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逐渐回归常态,并摆脱多年来的超低利率政策,美元的强势将在中短期内延续。如果低油价的状态同样将持续的话,这种有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所引发的“撕扯”也将会加剧。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