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产业化
过度放牧带来草原退化,草原退化又影响了牧业发展。几年前,扎鲁特旗的不少牧区就陷入了“牧民的牛羊数量越来越多、收入却越来越少”的怪圈。
2013年,扎鲁特旗引进了致力于驯化本土植物进行生态修复的上市企业蒙草抗旱公司,共同探索出一条以生态牧场承载草原生态修复、品质牧草供应、绿色畜牧产品产出的创新模式,不仅修复了被破坏的草原生态,还有效实现了草原资源的高效利用。
草原生态产业联盟扎鲁特旗项目负责人李刚告诉记者,扎鲁特生态牧场是草原生态牧场的经典案例,蒙草依据国家战略发展规划,结合县域经济,从地情出发,依托公司生态修复技术,流转1万亩沙地、退化草原进行修复,恢复草地生产力,之后引入肉牛养殖项目和光伏发电项目,实现草产品的就地转化,同时降低养殖企业的饲草物流成本,光伏板下进行中草药种植,牛舍顶棚搭载光伏电池板,电力供牧场使用,牧民获得了土地流转的租金收入、固定分红及在牧场工作的工资收入,实现了土地立体利用,各方共赢的效果。
“预计可实现1200头基础母牛的养殖,10兆瓦的光伏能源发电,5000亩人工草地的建植,4000亩草地的生态补播。”李刚说。
对于草原沙化治理,孟和巴图说:“哪儿沙化哪儿植树,哪儿有坡地哪儿退耕,逐年推进。”
今年,扎鲁特旗出台了关于科尔沁沙地“双千万亩”综合治理的计划,目前已经治理沙化草原70万亩,建设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15万亩。
在扎鲁特采访期间,当地官员多次提到“保住青山绿水就是政绩”,他们称这已成为扎鲁特旗发展的共识。“该旗的历任党政领导都一届接着一届干,坚持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外界这样评价扎鲁特的发展观。
扎鲁特旗政府认为,依靠传统农牧业生产增收致富已走到尽头,若要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村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坚定不移地走减少农牧民、富裕农牧民的路子,千方百计推动农牧民向城镇转移、向二三产业转移,同时加快转变传统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从根本上减少或控制过度的农牧业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产业化建设生态,生态化发展产业。”作为主管农牧业和生态保护的旗领导,肖强似乎对保护与发展有着更深的认识。“发展方式的转变才是保护土地的根本。”他说,扎鲁特旗将用5到10年的时间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生态的产业化发展。
就在记者前往扎鲁特采访前不久,国家发改委会同科技部、国土资源部、林业局等相关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名单的通知》,扎鲁特旗作为通辽市唯一的县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被列入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名单。
“这对于我们打造美丽富饶扎鲁特,实现绿色崛起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当地一名官员对记者说。(记者 陈文波)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