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人民币贬值风暴:无关出口,贴近市场

2015-08-17 10:03:58来源:国际金融报 分享:
字号:

  ● 针对外媒“央行有意通过贬值10%来刺激出口”的说法,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直接驳斥为“无稽之谈”。

  ●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认为,(人民币汇率调整)反映了经营机制的转移,是每日的修正更好地反映出外汇市场的供求平衡。

  有谁能想到在美国选战正酣,前总统吉米·卡特身患癌症等大新闻的夹击下,有关人民币贬值的新闻会占据美国本土主流报纸《今日美国》的头条位置呢?

  在8月13日出版的这期报纸中,《今日美国》在头版报道了人民币贬值可能对美国消费者产生的五方面影响。而这是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大幅走低的第三天。

  8月11日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分别比上一交易日下跌1.9%、1.6%、1.1%。这一组数据在全球资本市场引发了海啸。

  而引发这场海啸的“震源”则是因为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的声明》。这则短篇声明的核心要点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以后会跟随上一交易日的外汇市场收盘汇率而定。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这是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最重要改革,可被称为一次“新汇改”。

  而与上一轮汇改相比,人民币如今的全球地位已大幅提高。黄金、大宗商品、全球股市等资本市场都受到了波及,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市场的恐慌情绪一度蔓延至8月12日上午,直到当天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出手干预汇市,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才收窄了跌幅。

  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猜测、分析以及质疑的声音。人民币是否将开启持续贬值的行情?央行是否将人民币贬值作为刺激出口和经济增长的一种手段?此时推进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市场化是否与人民币准备加入SDR货币篮子有关?但不可否认的是,经历了这场风暴,人民币市场化的脚步会越来越快。

  海啸来了!

  从8月11日开始,短短3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贬值幅度累计达4.66%

  8月1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2298,较前一交易日出现近2%的贬值幅度,创2013年4月25日以来的新低。这也是1994年人民币官方与市场汇率并轨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当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为增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决定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自8月11日起,做市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

  显然,市场需要时间来消化这一消息。在接下来的8月12日、13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继续大幅走低,分别下跌1.6%和1.1%。短短3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贬值幅度累计达4.66%。

  一石激起千层浪。人民币连续多个交易日的大幅贬值,搅动了整个国际资本市场。8月12日,国际现货金价在刷新1101美元/盎司日低后的几分钟内迅速反弹逾10美元,截至北京时间17∶20,国际现货金价报于1117.03美元,上涨0.8%。分析人士认为,因人民币连续大幅贬值引发市场对全球货币战的担忧,刺激避险情绪急速蹿升。

  与此同时,大宗商品价格全面受挫。人民币大幅贬值引发新一轮市场对中国经济的担忧。而大宗商品需求与中国经济密切相关,或受此拖累。8月12日,铜价下跌4%,创六年新低,布伦特原油跌幅接近3%,每桶价格回到50美元下方。

  另外,近日全球股市也因人民币贬值而受到打压。8月12日,纽约股市道琼斯工业平均价格指数一度大跌240点。同日,欧洲主要股指经历了去年10月份以来最糟糕的一天。欧洲斯托克600指数大跌2.7%,至382.99。德国DAX指数和法国CAC40股指的跌幅都超过3%。

  其中,汽车及奢侈品牌公司的股价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8月12日,德国的奔驰汽车股价大跌3.7%;英国时尚品牌巴宝莉股价大跌3.5%;法国奢侈品集团路易威登股价下跌了4%;意大利菲拉格慕公司股价应声下跌5.5%。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两个交易日逾千点的大幅贬值,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市场的恐慌情绪。对那些唱空中国经济的国际对冲基金投资者来说,似乎找到了一个很好的依据。”新加坡华侨银行经济分析师谢栋铭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谢栋铭还表示,8月12日上午,市场的恐慌情绪表现得尤为明显。“但8月12日下午及次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召开了两场发布会,这在很大程度上消弭了市场的恐慌情绪。”谢栋铭分析指出,“从人民币汇率即期市场的走势来看,央行在8月12日下午对汇市进行了干预,对市场预期进行了很好地管理。”

  当日虽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继续贬值1.6%,但是即期市场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则在接近收盘时迅速收窄了跌幅。第二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跌幅也就自然收窄了。而除了直接干预汇率市场,央行连着两天及时召开发布会针对各种问题作出答复跟说明,这说明中国央行在对市场预期的管理上是成功的。

  8月13日,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在答记者问时明确表示,市场化的机制并不意味着央行完全不会干预市场,当市场波动幅度超出管理区间的时候,央行还是坚持有管理的汇率制度。

  8月13日,在人民币汇率跌势趋缓的背景下,沪深股市探底回升、温和反弹。上证综指重回3900点,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数双双录得2%以上的涨幅。

  无关出口

  历史上,人民币汇率每次连续下跌,都会诱发各种联想。这一次,“中国央行操纵汇率刺激出口”的言论又再度被提及。而中国官方的态度也非常明确,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直接反驳这是“无稽之谈”

  除了金融机构之外,对人民币汇率变化最为敏感的是国内出口企业。近年来,受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影响,一些出口企业的利润不断被蚕食,甚至经营困难。此次人民币贬值,他们无疑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于是,近日来“中国央行操纵汇率刺激出口”的言论又再度被提及,一些西方国家人士甚至以此质疑中国央行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的动机。

  “‘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这更多的是一种教科书上的理论,或许在早些年前这种理论对我们出口企业比较适用。而在如今全球经济都不景气的环境下,需求是决定出口情况好坏的主要因素。”程雷是国内一家外贸出口企业的总经理,他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反驳了上述判断。

  程雷进一步解释道,即使是那些已经拿在手里的订单,自己也很难因为人民币贬值而在结汇时能多赚一些人民币。“近几年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我们也已经开始习惯在银行做一些套期保值等规避汇率风险的业务。即使近几日人民币兑美元大幅贬值,也无益于我们的获利,所有订单的汇率是提前锁定的。”程雷表示。

  而中国官方的态度也非常强硬。针对外媒“央行有意通过贬值10%来刺激出口”的说法,易纲直接驳斥为“无稽之谈”。而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早先回应称,中方无意也没有必要采取操纵汇率的方式来追求出口竞争的优势和贸易顺差,个别人员相关指责“很不靠谱”,汇率根本就不是影响或决定中美贸易失衡的主要因素。

  谢栋铭同样向记者指出,“在全球贸易量增速大幅放缓的大环境下,通过汇率贬值并不一定能支持贸易。”

  他以和中国经贸往来密切的马来西亚举例表示,去年四季度以来,马来西亚货币受经济和政治双重因素影响,对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出现了较大幅度贬值,而美元兑林吉特的水平更是回到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但即使如此,马来西亚出口并未大幅增长。

  中国外汇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同样表示,中国的出口不仅仅依靠货币贬值,“人民币贬值,既有利于出口企业,但同时也有进口企业在叫苦”。

  8月11日,三大航空公司股价早盘一开始就集体飘绿,截至收盘,南方航空跌7%、东方航空跌7.47%、中国国航也下跌逾5%,春秋航空、南方航空H股跌幅更高达18%。而此前航空股因为旺季来临均有不错的反弹表现。高比例的美元负债使得人民币贬值成为航空公司难以承受之重,而近年来纷纷在海外发债的房地产企业也有着同样的困扰。

  至于为何外界将央行完善人民币汇率报价机制的举动与刺激出口联系在一起,谢栋铭表示或许是因为时机问题。“在7月份出口数据公布之后这样一个比较敏感的时机,央行的一举一动更容易被认为与出口方面的考虑有关。”谢栋铭分析指出。

  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7月中国进出口增速双双回落,其中出口增速为-8.3%。

  而央行行长助理张晓慧指出,选择当前这样一个时间窗口来推行报价机制改革的举措,是因为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都会在人民币市场汇率当中反映出来,国内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给人民币汇率带来贬值压力。而美元走强,为了保持人民币有效汇率的相对平稳,也有一定的贬值要求。

责编:许兰

关键词: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人民币贬值,央行,做市商报价 聚合阅读
分享/关注:
评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