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市场
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所希望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往往更多地是希望人民币以更大的幅度升值。然而没有一种货币是永远只升不贬的。这一轮人民币大幅贬值更多是市场自我调节的结果
此次央行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本是朝着更市场化的方向调整。但长期以来批评人民币汇率不够市场化的美国部分人士却态度令人回味。
在人民币开启“三连跌”的首日,美国财政部就以审慎的态度做出了回应。美国财政部表示欢迎北京宣布的人民币贬值,同时也希望北京政府能够进一步促进人民币汇率的更大幅度自由化,以促进内需,而不是紧盯出口贸易。
而美国共和党总统参选人特朗普的态度就激烈多了。他大肆指责人民币贬值,称此举对美国将是“摧毁性的”。
为何美国等西方国家只关心人民币的贬值,而忽略了其背后的市场化改革呢?美国专家斯瓦尔·普拉萨德敏锐地指出,美国政府没有理由指责中国在汇率方面变得更加灵活,因为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一直呼吁中国推动汇率市场化。
事实上,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所希望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往往更多地是希望人民币以更大的幅度升值。然而没有一种货币是永远只升不贬的,尤其是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之下。谭雅玲表示:“结合国内外的各种因素来看,当前人民币有所贬值是市场自我调节的必然结果。”
其实,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与在岸及离岸即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时不时出现偏离,一直是外界诟病人民币汇率不市场化的理由之一。
自2014年7月以来,美元一路攀升引发各国货币贬值,欧元、卢布、瑞郎等出现大幅“跳水”,今年以来各个发展中国家货币更是纷纷出现“断崖式”的暴跌,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却不降反升、连创新高。今年6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已达130.08,1至6月累计上涨2.95%。
“过去一段时间,在国内经济疲弱、市场预计美联储将在年内加息、主要新兴经济体货币对美元贬值的背景下,人民币在市场上持续面临贬值压力而中间价却几乎成直线,这并不合理。”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张晓慧表示,自8月1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基础报价完善以来,人民币经过两天的调整,逐渐向市场化水平回归,前面所提的3%左右的累积贬值压力得到一次性释放,此前偏差校正应该说已经基本完成,这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必要阶段,使人民币按照更加市场化的规律运行。
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表示,中间价报价调整有利于减少扭曲,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向市场均衡汇率趋近。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市场汇率应当围绕作为基准汇率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波动,市场汇率与中间价的偏离可以通过市场自身的修复功能来校正。未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将主要参考市场均衡汇率形成,同时继续发挥基准汇率指导市场汇率的作用,进一步理顺两者之间的关系。
“人民币汇率的目标是找一个均衡汇率,但是均衡汇率往往很难确定,也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不过,谢栋铭表示,“结合当前中国的经常账户情况以及人民币名义及实际有效汇率,经过近几日连续回调后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与境内的即期汇率以及离岸即期汇率基本拉平,也比较接近于均衡汇率水平。”
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形成方式是开盘询价模式。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向所有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询价,并将全部做市商报价作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计算样本,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将剩余做市商报价加权平均,得到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权重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根据报价方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量及报价情况等指标综合确定。
“原先每家做市商都有各自不同的计算标准和模式,现在央行明确了3个必须参考的标准,即前一交易日的境内即期收盘价、供需情况、隔夜欧美市场的主要货币汇率走势,这自然会令中间价更贴近即期汇率水平。而且,通过明确3个参考标的,中间价的形成会更透明。”谢栋铭指出。
谭雅玲表示:“此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更多是参考海外市场的走势,而且往往更贴近远期汇率。经过这次调整后,未来人民币中间价将更多地参考国内市场的行情,也更符合国内经济的实际情况。”
贬值难持续
在经过短暂的较大幅度的波动之后,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将回归到中国经济基本面
然而,央行调整报价机制的举措是否将彻底扭转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进而造成人民币持续贬值?显然,这是不少市场人士的疑问。
央行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就明确表示,从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看,当前不存在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的基础。
一是中国经济增速相对较高。今年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各种困难挑战,中国经济仍增长7%,从全球横向比较看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速。7月份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总额的较大波动应是临时的、可控的,中国仍将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近期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向好,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为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二是中国经常项目长期保持顺差,2015年前7个月货物贸易顺差达3052亿美元,这是决定外汇市场供求的主要基本面因素,也是支持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基础。
三是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进程加快,境外主体在贸易投资和资产配置等方面对人民币的需求逐渐增加,为稳定人民币汇率注入了新动力。
四是市场预期美联储加息导致美元在较长一段时间走强,市场对此已在消化之中。未来美联储加息这一时点性震动过后,相信市场会有更加理性的判断。
五是中国外汇储备充裕,财政状况良好,金融体系稳健,为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波动是正常的,不仅是中间价市场化程度提高的体现,也是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决定性作用的反应。”该发言人提醒,亦需看到,在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后,做市商报价和进行市场交易试探并寻求外汇市场供求均衡点的过程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些都有可能会临时性加大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波动。短暂的磨合期过后,外汇市场日内的汇率波动以及由此带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变动将会逐渐趋向合理平稳。”
谢栋铭同样认为:“在经过短暂的较大幅度的波动之后,人民币汇率的走势还是要回归到中国经济基本面。”
而除了中国的整体经济环境并没有给人民币持续大幅贬值提供基础之外,即使人民币汇率出现恶性下跌,央行也完全有能力进行干预进而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日前表示,央行在必要的时候完全有能力通过直接干预外汇市场来稳定市场汇率。
“中国有着充足的外汇储备,足以应付人民币出现恶性贬值。而从8月12日下午央行干预汇市的效果来看,还是比较明显的。”谢栋铭表示。
而汪涛则表示:“鉴于目前贬值压力较大,如果未来中间价紧随上日收盘价,贬值预期可能会迅速固化,造成人民币快速、大幅贬值。但决策层不会就此让市场动能成为左右汇率的惟一因素,因为那将可能带来很大的不稳定性。相反,政府在汇率政策方面可能将保持相对谨慎。”
SDR可期
经过此次“汇改”,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幅度会更大,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不可预见性”将增强,这正说明人民币汇率朝着市场化更迈近了一步
与此同时,不少国内外人士认为,中国央行选择在当前这个时机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报价机制,同人民币正积极准备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不无关系。
“此前IMF对SDR货币篮子进行了非正式的技术性讨论,其中提到了人民币中间价因为与市场价脱离而不能作为SDR计算的参考价。因此央行完善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很可能也的确考虑到了提高中间价市场化程度,从而促使IMF将其作为SDR参考价。”汪涛表示,“未来,央行表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会继续朝着市场化方向迈进,将推动外汇市场对外开放、引入合格境外主体,并促进形成境内外一致的人民币汇率。”
IMF发言人表示,中国外汇政策调整对人民币可能纳入SDR篮子的决定没有直接影响。如果人民币被纳入SDR篮子,提高汇率的市场化程度将有助于SDR运作。
IMF已经提议,无论人民币是否纳入SDR,IMF评估报告建议将现有货币篮子延期9个月至2016年9月30日。“假设人民币加入,这一决定将在今年11月或12月宣布,那么SDR用户也需要至少6-9个月来调整。”法国兴业银行近日表示,在IMF明年秋季作出决定时,人民币有70%的几率被纳入SDR篮子,高于4月份报告中预测的50%。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部主管丁爽认为,此次调整意味着中国汇率制度向更具灵活性这一目标又迈出新的一步,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今年年底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SDR货币篮子的可能性。
“尽管经济增长放缓和近期股市震荡引发的市场担忧依然存在,目前各项改革议程仍处于稳步推进之中。此次调整将推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更加以市场为导向,预计央行下一步将拓宽人民币汇率波幅。我们维持此前预测不变,预计未来几个月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区间或将由2%扩大至3%。”丁爽表示。
“经过此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的调整之后,预计未来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趋势会更加明显,而且波动幅度也会加大。市场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将占主导作用,因此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也不会再像此前那般可预见。”谢栋铭指出,“而这种‘不可预见性’的增强,也正说明了人民币汇率朝着市场化更迈近了一步。”
美国奥巴马政府对中国引导人民币贬值的举措持谨慎态度,美财政部呼吁中国采取进一步政策改革,并称目前评价北京是否已准备好让市场在汇率政策中发挥更大作用还为时过早。
而相较于美国方面“别扭”的表态,欧盟委员会的姿态则更为开放与乐观,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布莱特哈特表示,欧盟委员会同意任何货币的价值应取决于本国经济的基本状况,根据中国宣布的幅度,反映了经营机制的转移,是每日的修正更好地反映出外汇市场的供求平衡。“我们认为这是正面的发展。”
中信资本旗下对冲基金CCTrack首席执行官罗伯特·萨维奇说,让市场决定汇率交易中间价而非监管者提供指导价格,是中国提高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程度的重要举措,这样的举措必然会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支持,这也是IMF在评估是否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谭雅玲则表示:“筹划人民币加入IMF的SDR货币篮子只是中国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一个短期的目标,并不能说此次央行调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与加入SDR有着必然的关系。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的长期目标,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非议,但是中国有自己的节奏,不会轻易受外界所左右。”
责编:许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