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70年前,苏联对日宣战的台前幕后

2015-08-10 09:51:15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分享:
字号:

1439171508346634.png

  1945年8月,苏联水兵从日军手中夺取旅顺港

  文丨朱世巍

  《国家人文历史》2015年8月下独家稿件

  1945年初,希特勒第三帝国败局已定。同盟国方面也开始谋划战后势力范围的划分。1945年1月5日,丘吉尔写信给斯大林,建议召开美苏英三国首脑会议。斯大林同意,还提出把会议地点定在克里米亚半岛上的雅尔塔。这场会议所奠定的雅尔塔秩序,一直延续到70年后的今天。

  1945年2月4日会议开始。公开的议题包括军事形势、对德国的占领、德国的赔偿、波兰问题等等。此外,美国和苏联之间,还有一个秘密课题:苏联的对日参战问题。2月8日下午3时30分,罗斯福与斯大林举行单独秘密会谈,详细讨论远东问题。日本军队的顽强一直令美国人极为头痛。美军虽然击溃了日本海军,反攻菲律宾并夺取了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但大陆战场和日本本土的日本陆军主力基本完好。罗斯福原本指望的中国军队战斗力又太弱,甚至在1944年还被日军打得一溃千里。美国高层估计,即使德国战败,日本还能继续坚持18个月,美军也许要再死伤100万人!罗斯福因此希望苏联尽快参加对日战争。

  可斯大林却端起架子来:苏联为什么要对日本开战?俄国人民拼死和德国打仗,是因为德国威胁了苏联的生存,而日本与苏联“没有重大纠纷”。所以,美国必须满足如下条件,苏联才能参战。

  苏联要割占日本领下的库页岛(日本称为“桦太”)南部和千岛群岛;苏联要以租借和托管形式控制中国的大连港;苏联还需要中国东北地区的铁路权益。罗斯福又给加上一条:由美苏中三国托管朝鲜(当时在日本领下)“20-30年”。

  斯大林的条件多处涉及中国。对此,罗斯福装模作样说还没和蒋介石谈过,随即暗示根本没必要谈,因为中国人会在24小时内把一切都泄露出去。斯大林赞同,的确没必要和中国人谈,美苏英三国就可以用书面形式把这些条件确认下来。罗斯福回答:“这可以办到”。美苏现在已经以世界新霸主自居,丘吉尔也不过是个陪衬,更不需要把弱小可怜的蒋介石放在眼里——即使要割蒋介石的肉。

  2月10日下午,斯大林让莫洛托夫把参战条件以书面形式交给美国人,又加上一条:外蒙古现状必须维持。美英要保证苏联的条件“毫无问题地予以实现”。第二天,1945年2月11日,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秘密签署了雅尔塔协定,全盘接受苏联的要求。还规定罗斯福要负责说服蒋介石让出一切。为了瞒着日本人和中国人,这一协议当时并未公布。

QQ截图20150810094921.png

  1945年2月,在苏联克里米亚岛举行的雅尔塔会议上,罗斯福(中)和斯大林(左)

  美国不开高价苏联也会参战

  在远东扩张势力范围,无疑是苏联和斯大林全球战略的重要一环。罗斯福邀请俄国人所进行的战役,不仅将使苏联夺取“满洲”、朝鲜北部、库页岛等地,甚至可以进而确立其在整个远东的优势。因此即使罗斯福不开那么高价钱,俄国人也会选择参战。但前提是日军实力衰弱已极,俄国人不需要付出太大代价。

  对罗斯福满足俄国人一切要求的态度,史家议论颇多。有人批评他过度沉醉于四大国统治世界的幻想;也有人指出他对斯大林和苏联有特别的亲近感。今天,罗斯福身边潜伏着苏联间谍的事实已早不是秘密,这无疑可以让俄国人在谈判中占尽优势。丘吉尔的主治医师甚至认为罗斯福在雅尔塔会议期间已经有些痴呆了。但不管怎么说,当时美国整个高层都认为,比起俄国人开的条件(反正也不需要美国直接付出代价),加速日本的失败、减少美国的损失,更为重要。考虑到这些军事因素,即使那些政治态度保守、并不怎么喜欢罗斯福和俄国的美国将军,如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也不得不支持这一政策。

  虽然有苏日中立条约的存在,但对斯大林来说,向日本开战的政治道义问题,可以用事后的大肆宣传,如渲染日俄战争的一箭之仇来掩饰。但苏德战争期间,日本处于中立状态却也是事实。日本对苏德战争的态度很特殊。事实上,1941年日本和美国关系恶化的一个决定性背景,就是日本曾相信苏联和德国将取代美英而主宰世界。可是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的爆发,令这一构想彻底破产。这可以说是日本在二战期间最大最决定性的战略误判。

  尽管德国军队一度占尽优势,但日本人对希特勒的胜利前景总体而言持怀疑态度。这一怀疑态度随着德军在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的失败而逐渐加深。而德国的态度,也从“不需要日本分享战胜俄国的荣誉”,改为迫切需要日本配合进攻苏联。日本和纳粹德国这两个盟友,彼此很少透露各自的真实战略意图。苏德战争的爆发,德国没有告诉日本;日本攻击珍珠港也没告诉德国人。1943年春,斯大林格勒战败后局面不利的德国,终于打破常规,明确告知日本,德军将发动夏季攻势(也就是后来的库尔斯克战役)以打击苏联。但日本极为冷淡,回应说德军与其冒险进攻,不如在东线保持均势,多花点力量去对付美英。日本真正希望的是苏联与德国趁早媾和。据说就是在这个时期,斯大林曾向希特勒发出和平试探,但希特勒在曼施坦因等将领的蛊惑下,还是发动了代号为“堡垒”的库尔斯克战役。

QQ截图20150810094932.png

  1939年,诺门坎战役中日军坦克兵和八九式中型坦克

责编:许兰

关键词:华西列夫斯基,苏联外交,库尔斯克战役,1941年,苏日中立条约 聚合阅读
分享/关注:
评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