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5年上半年GDP增长7%,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6.3%,均略超市场预期。《中国经济周刊》文章指出,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超预期,缘于新兴产业的高速增长对冲了经济下行压力。新常态下的经济转型升级,必然面临传统产业的萎缩和新兴经济的兴旺,即实体经济内部存在着冷热两个极端。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5年上半年GDP增长7%,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6.3%,均略超市场预期。据笔者分析,从经济增长驱动力上来看,宏观经济增长态势比大家预期好的重要原因在于,改革推进过程中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弥补了因传统产业萎缩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传统与新兴产业的冰火两重天
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必然面临传统产业的萎缩和新兴经济的兴旺,即实体经济内部存在着冷热两个极端。
传统产业由于需求低迷,严重产能过剩推高债务杠杆率,进而放大了整个经济金融的系统性风险,将长期处于增速下滑阶段。尤其体现在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速的快速持续下滑,并带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自2011年接近15%的高位一路下降到今年4月的6.2%,随后才稳定下来。但是另一方面,以“互联网+”为契机,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制造、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在近年来取得较快的发展,全面创新、创业的浪潮日渐高涨,释放出极大的经济活力,与传统产业的衰退截然不同。
新兴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由于以重化工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快速下行,导致潜在经济增速不断下移,政府必须启动供给层面的改革,为经济找到新的增长点,以维持我国庞大经济体的必要增速。因此政府的推动有利于将资源配置到新兴产业,市场全面创新的需求将被激发;金融层面资本面临重新分配,储蓄存款、房地产投资资金被剥离到创投领域,股权融资爆发取代信贷等间接融资,PE/VC的规模成倍扩张,并且风险投资项目的估值被快速拉升,资本与创新能力获得了绝佳的结合契机。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