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凭什么称为“贵族”? 站在和星星对话的地方终于明白

2015-07-29 08:49:59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
字号:

  镜鉴的话

  千百年来,人类在寻找着和星星对话的方式。天体物理离你很远?天文研究太神秘了?宇宙那么大,你想不想去看看?

  作为全球天文研究的“奥林匹克竞技场”,智利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这里可找到望远镜中的贵族。这不,在“捕捉”开普勒—452b过程中,位于该国北部的ALMA大型射电望远镜阵列和欧洲南方天文台的几个观测站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大家伙,凭什么被称为“贵族”?今日镜鉴,人民日报赴智利特派记者颜欢和丁刚带给你答案。

  人民日报拉美中心分社记者 颜欢、丁刚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现在能看到的物质只占宇宙物质总量的约15%,宇宙中还有很多目前尚未观测到的暗物质、更多的“新水源”和“新能源”。基于ALMA的工作,将会使发现遥远宇宙中的水和暗物质变成可能。

  天上的星星不说话。

  尽管如此,地上的人类千百年来都在关注着无言的星星,试图了解它们、靠近它们,试图在宇宙中寻找与自己相似的存在。人类在寻找着和星星对话的方式。

  7月23日,全世界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的一条消息炸开了锅:通过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对观测资料的分析,确认了第一个有可能成为“二号地球”的系外行星——“开普勒—452b”,它与地球大小类似,围绕着一颗类太阳的恒星运转,是公转轨道位于生物宜居带内带(即与母星不远不近、温度不高不低)的行星。

QQ截图20150729085125.png

  开普勒—452b距离它的“太阳”比地球距离太阳稍远一些,但仍位于宜居带内。 (cr:NASA/JPL-CalTech/R. Hurt)

  为什么所有人都这么兴奋?就像科幻电影里常出现的“平行时空”,你居住的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可能不是唯一的,1400光年外或许还存在着“另一个地球”。宇宙那么大,你想不想去看看?

  介绍这颗“类地球”的科普文瞬间在网络上铺天盖地。不过,鲜有人知道的是,尽管开普勒望远镜从空间进行的观测能够确定这些“地球表亲”的一些最基本的物理参数,但要从根本上确定这些行星的实际物理和化学状态,必须进行进一步的地面观测,尤其是通过新一代的大型望远镜进行深度观测。作为全球天文研究的“奥林匹克竞技场”,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的智利也为这个发现作出了重要贡献。位于该国北部的ALMA大型射电望远镜阵列和欧洲南方天文台的几个观测站就是本次观测的几大“功臣名将”。

  天体物理离你很远?天文研究太神秘了?这就带你去看看。

QQ截图20150729085138.png

  传说中可望而不可即的ALMA射电望远镜阵列。 丁刚 摄

  智利北部阿塔卡玛沙漠深处5000米的山头,白雪覆盖的山峰近在咫尺,一片开阔地中,66面巨大的银锅在高原阳光下昂首挺胸,面向蓝天。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阿塔卡玛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天线阵”(ALMA)。这66个口径为7米和12米的高精度大型射电望远镜,可以模拟出直径约16千米的单碟天线。整个项目由美国、欧盟和日本联合建造,耗资超过10亿欧元,历时15年,于2013年全面投入使用。

  ALMA凭什么被称为望远镜中的贵族?通常,射电望远镜波长越短、口径越大,技术含量越高,也越是“耳聪目明”“身价高昂”。阵中每个大“锅”重达100多吨,装有10个频段不同的接收器,平均造价达1000万美元以上。

QQ截图20150729085150.png

  技术人员正在更换一架望远镜的接收器。 颜欢 摄

责编:许兰

关键词:贵族,ALMA,丁刚,阿塔卡玛,欧洲南方天文台 聚合阅读
分享/关注:
评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