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真正确立国企市场主体地位
【原声】
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企业治理模式和经营机制,真正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发展引领力。
——7月17日,习近平在长春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
【解读】
国企改革要遵循什么规律?习近平的态度很明确:市场经济规律。
与之相适应,就要“真正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而不是仅仅依靠政策的优惠、靠特殊身份来获得竞争优势。
为了让人们更清楚这一改革方向,习近平在前往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时强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沿着符合国情的道路去改”,并提醒“要避免市场的盲目性,推动国有企业不断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由此可见,中央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第一,国企改革不能照抄照搬国外经验,必须因地制宜;第二,国企改革既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但也要避免市场的盲目性。
4、把国企做大做强做优
【原声】
国有企业是推进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要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坚持把国有企业搞好、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不动摇。
——7月17日,习近平在吉林省长春市考察调研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
【解读】
2014年,中国(含港台)有100家公司跻身世界500强榜单。但统计数据显示,500强榜单中一共有50家公司在2013年出现亏损,其中中国独占16席,且全为内地国企,国企“大而不强”的痛点暴露无遗。
因此,在习近平看来,搞好国有企业,不仅要做大做强,更要做优。装备制造业是重要产业,必须“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大国和强国”。作为“我国装备制造的一张亮丽名片”,成为我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抢手货”,高铁更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至于如何让国企高品质成长,办法就是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奋力抢占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抓好创新、质量、管理。
5、推动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原声】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7月17日,习近平在吉林省长春市考察调研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
【解读】
在巨大的市场风险面前,国有资产只确保不流失显然是不够的,习近平深知这一点,他对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同样重视。这“三个有利于”,就是他为国企改革设定的“硬杠杠”。
其中,“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是国有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必须要达到的标准;“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是国有经济立于不败并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则要求国有经济增强控制力和影响力,能更多地撬动市场和资本。
6、维护好职工群众合法权益
【原声】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人翁作用,维护好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7月17日,习近平在吉林东北工业集团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视察
【解读】
现实生活中,一些国企在劳动合同和职工保障方面做得并不算好,存在恶意欠薪、强制加班、休假得不到保障等现象。今年2月,全国总工会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指出,非法使用劳务派遣工问题在国有企业表现依然突出;此外,随着反腐风暴的深入,一些国有企业假反腐之名拿掉职工应有的福利,侵害职工的合法权益。
企业兴则经济兴,职工稳则社会稳。对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央一直非常重视。在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正是要着力减少损害职工利益的现象。随着相关举措的落实,我们可以期待,和谐劳动关系将逐步构建,国企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将得到更好体现。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