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地, 上海时尚文化的地标。《环球人物》记者与漫画家Tango的访谈约在这儿的一家咖啡馆。
隔着大落地窗的玻璃,窗外摩登景象尽收眼底 :大型购物商场林立,车辆在街上穿行,街边是许多时髦的咖啡馆。人群三三两两 ,在露天广场上喝着咖啡 ,休憩 、闲聊。
Tango是这里的常客了,他的公司在附近不远处,去年还在新天地举办了画展。他是一名繁忙的广告人,4年多来,工作之余在微博上更新“一日一画”,受到大量粉丝追捧。他的漫画充满着奇思妙想,总是能用寥寥几笔,换来读者会心一笑。网友形容 :此人脑洞开得很大,且深不见底。
人物简介:Tango,本名高幼军,上海人。生活中,他经营自己的广告公司,主攻艺术家与品牌之间的沟通。网络上,他更新“一日一画”,作品轻松、温暖、无厘头,让读者发现散落在满世界的欢乐。图为漫画家Tango接受本刊专访。(金海 摄)
随手记下思维碎片
Tango笔下,信手拈来的物件都被他赋予不同的人格色彩 :牙膏、牙刷、饮水机、雨伞、鞋子、内衣等, 万物皆有表情。热水龙头和冷水龙头之间会眉目传情,一个说着You are so cool(你真酷),一个说着 You are so hot(你真火辣);咖啡馆里的凳子等待着打烊之后,互相叠在一起的最温存时刻 ;当人们都玩着切西瓜游戏时,西瓜脑子里却想着用刀狠切那些该死的液晶屏。
“Tango一日一画”的更新开始于2010年底,那时正是微博玩得最火热的时候。Tango更新了几幅画作,其中有一幅叫“大象是怎么挖鼻屎的”,画里面,大象将鼻子绕过来,用象牙费劲巴拉地挖着鼻孔,看起来饶有趣味。
有朋友和他打赌,说偶尔画个一两张不算什么,除非天天画。“天天画有什么了不起。”他心想。为了遵守赌约,他每天都会坐下来,整理一天里零碎的创意。没想到 ,这一画就是4年多 ,在这期间 ,除了生病、出差、倒时差等状况偶有间断,他一直保持着“一日一画”,Tango感慨 :“连自己也没想到能画那么多 。”
早期的“Tango一日一画”只在他的朋友圈里流行,转发、留言的只有寥寥数人。连载的第二个月起,便热闹起来。而更多人注意到他,是2011年3月日本发生地震、海啸的大灾难时,有一种类似于“日本人活该受灾”的言论在网络上流传,Tango那天的微 博里是 一幅“日本加油”的漫画,两只小猫紧挨着,背上的花纹分别是中国地图和日本地图的轮廓,这张图被许多媒体引用,以无声的温暖回应了狭隘的发言,也让更多人关注了他。
Tango一日一画。
他独特的 “人像绘画”, 更令人们惊叹:借助一个小电风扇,他把摘下墨镜的时尚大帝卡尔·拉格菲尔德头发吹乱,顿时像极了古典音乐大师贝多芬 ;他给莫言穿上西装戴上墨镜,结果是活脱脱的一个鸟叔。在他笔下,姚明、易建联的脸一个凹、一个凸 ,形成完美互补 ;马云为什么 了不起,是因为他的脸“突破了框框”……奇妙的联想就这样在他的笔端一一呈现。
Tango一日一画。
作为广告人,他白天工作繁忙,更新微博都在深夜。他的画慰藉着和他一样深夜不眠的互联网上的“游魂”,被称为“深夜治愈系”。但他可不是“鸡汤型”的漫画家。他的幽默感里不时透露出几分恶作剧:把牙膏挤在牙刷上的片段,被他画成牙膏在大便 ;豹子身上的豹纹 ,是因为身体不好拔罐而来 ;就连上帝也被他揶揄,各大行星周围的那道光圈,是“上帝无聊时”,随手拿着一大把圈圈在玩丢圈圈的游戏。
“我只是随手记下一些思维的碎片。”他说。日积月累,这些“碎片”组成了一个琐碎的、但绝不平庸的日常,让人们看到了一个由熟悉的事物组成的奇妙王国。而他成了坐拥这个奇妙 王国的主人。
责编:许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