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迷失的希腊,公投之后该何去何从?

2015-07-13 08:07:45来源:国际金融报 分享:
字号:

  最后通牒

  欧元自诞生以来,一度被认为是提振欧洲经济的“绝妙工具”。欧元也早已成为“欧洲一体化”的象征。但是,在过去的五年间,欧元区其他成员国已经自掏腰包为希腊提供了数以亿计的紧急贷款,如今他们不想再花冤枉钱

  希腊公投结果出炉后,欧元集团迅速作出反应。7月7日,欧元集团举行紧急财长会议,但希腊新财长察卡洛托斯并未提交新救助方案。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强硬表态,希腊必须在7月12日前提交新救助方案,以换取与欧元集团展开救助谈判。

  “赤裸裸的现实是,我们只有5天时间了。”图斯克当晚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一直避谈最终期限,但今晚不得不大声说清楚,最终期限是本周末。”

  这意味着,希腊收到了最后通牒:7月12日,要么希腊与国际债权人达成协议;要么希腊银行面临崩溃可能,这是一个“非生即死”的选择。

  “欧元区史上最关键的时刻”,图斯克如此形容目前欧元区面临的严峻形势。图斯克明确表示,希腊破产、希腊银行系统崩溃将影响整个欧洲。“如果有人还抱有侥幸心理,那就是太无知了。”

  在欧元区领导者对希腊发出最后通牒时,美国与IMF都试图向欧盟国家领导人施加更大压力,敦促他们给予希腊债务减免,避免希腊退出欧元区。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与IMF执行总裁拉加德不约而同表态,希腊需要债务重组,暗示欧洲债权国要放弃反对宽限希腊债务的态度。

  拉加德称,“希腊陷入严重的危机,亟需尽快将其解决”,而化解危机既需要希腊方面改革,又需要“债务重组”。而雅各布·卢则提出警告,希腊崩溃会造成全球数千亿美元经济损失。他认为,希腊需要让其他欧元区国家相信其会履行改革承诺,但欧洲债权国也要准备重组希腊3170亿欧元的债务。

  虽然希腊政府自2010年以来在整顿公共财政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在推进结构性改革方面却步伐落后。特别是在国有资产私有化方面远远未达目标,在改善税收并改革劳动法及养老金体系方面亦成效不佳。

  近一年来,由于希腊和债权人谈判陷入僵局,债权人停止发放救助贷款。希腊无法从国际市场融资,只能选择拍卖短期国债筹集资金。7月8日,希腊公共债务管理局拍卖了16.25亿欧元半年期国债,收益率2.97%。这是希腊原有救助协议到期后首次国债拍卖。

  眼看希腊就快因为没钱宣告破产,而这也意味着希腊铁定会放弃欧元。既然危机已经如此深重,为何欧元区其他国家依然“见死不救”呢?

  不幸的是,问题远没有那么简单。

  自1999年1月问世以来,欧元一度被认为是提振欧洲经济的“绝妙工具”。通过使用相同的货币,使得欧洲国家跨国贸易更为便利,消费者们也能通过比价得到更实惠的价格。欧元早已成为“欧洲一体化”的象征。但是,区别于主权货币,欧元区并没能建立起能用于帮助贫困成员国的联邦预算。

  过去的五年间,欧元区其他成员国已经自掏腰包为希腊提供了数以亿计的紧急贷款,如今他们不想再花冤枉钱。芬兰和斯洛伐克的财政部长已经明确表示,绝不接受像2012年那样减免希腊债务的做法。

  “对大多数(欧元区成员)国家来说,减免债务或许是最容易的办法,但是,这对斯洛伐克来说是不可触碰的一条红线。”斯洛伐克财长Peter Kazimir表示。

  德国经济部长Sigmar Gabriel也不赞成减免债务的做法,给予成员国特殊待遇对于货币将是致命的。如果希腊债务能够减免,那为什么其他国家不行?“那将会是欧元的终结。”

  早些时候,咨询机构Teneo Intelligence的分析师就指出,“尽管如今的情况不会立即导致希腊脱欧,但雅典显然已经走上偏离欧元区的道路。”根据苏格兰皇家银行分析师的说法,给予希腊债务减免可能使债权人损失1270亿欧元,大部分将由欧洲承担,而让希腊脱欧预计将耗费至少2270亿欧元。

  “脱欧”解脱

  但欧洲领导人们对于欧洲融合的强烈愿望,驱使他们将政治考量置于经济现实之上。最终,又小又穷的希腊怀抱着一个“从第三世界国家转变为瑞士”的美好愿望加入了欧元区。却为15年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然而,对于如今的希腊来说,“脱欧”并非坏事,而继续留在欧元区或许会酿成更大的悲剧。

  尽管希腊是西方民主政治的起源,但是无论从政治还是经济方面来看,希腊与欧洲都相去甚远。美国政治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明确表示:“希腊不是西方文明的一部分”。直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希腊依然处于军政府的统治之中,直到转变为民主制以后才得以参加欧洲共同体。

  与其他欧共体和北约成员国相比,希腊的经济更加贫穷,还经常执行一些轻视布鲁塞尔通行标准的经济政策。欧洲央行早在2000年的时候,就对希腊的财政状况表示过忧虑。欧洲央行在其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希腊的总体债务远远超过了规定的限额。

  十多年来,外界从未打消对于希腊通过篡改数据加入欧元区的怀疑。当时,德国政府坚持要为意欲加入欧元区的国家设置严苛的条件:预算赤字应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债务不应超过GDP的60%;通胀率不应突破3%。

  但欧洲领导人们对于欧洲融合的强烈愿望,驱使他们将政治考量置于经济现实之上。最终,又小又穷的希腊怀抱着一个“从第三世界国家转变为瑞士”的美好愿望加入了欧元区。却为十五年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希腊不可能一夕之间成为另一个瑞士,雅典也不是苏黎世。现实是,比起希腊,欧元区的长官们更关心欧元本身以及贷款。

  IMF上周承认,希腊的债务是“不可持续的”。但欧元集团出于政治因素的考量,忽略了一个事实,他们专注于寻求某种方式延长希腊还款的时限,却忽略了希腊纳税人未来需要缴纳更多的利息。

  即便希腊获得了某种债务减免的优惠,这也无法从根本上令希腊走上经济复苏的正途。紧缩政策已经迫使希腊政府“勒紧了裤腰带”,开始了类似上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紧缩政策下的“重组”,并且完成了最主要的工作,即控制基本预算盈余,使政府支出少于税务收入。

  紧缩经济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急救措施,而不能作为长期连贯的经济政策。对于希腊来说,抑制财政支出的同时也抑制了需求和投资。数据显示,希腊GDP自2008年以来已经下跌了1/4,全国失业率高达25%。

  “这简直是疯了!希腊经济无法发展,也无力偿还未来的借贷,更别说过去的债务了。”德国IFO经济研究所所长、慕尼黑大学经济学与公共财政教授Hans-Werner Sinn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这是二战以来欧洲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一个深思熟虑的、人为造成的衰退。”

  Hans-Werner Sinn表示,即使减免了希腊的债务,希腊也将继续走下坡路。“当经济萎缩时,希腊政府债务的增长将导致巨额贸易赤字,希腊明显缺乏竞争力。”显然,欧元导致的通货膨胀和信贷泡沫已经使这个国家丧失了竞争力。

  尽管脱欧和破产令人痛苦,但至少能使债务国希腊清还部分债务。一旦主权国宣告破产,其本国货币通常会贬值,这对于经济复苏能起到拉动作用。

  德国IFO经济研究2012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虽然在贬值后一年内,各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普遍低于危机前,但是经济开始变得活跃。两年之后,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增长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有观点认为,一旦希腊真的退欧,将会给希腊带来巨大的困难。由于和金融市场“一刀两断”,希腊将会持续遭受沉重打击。可是在反对者看来,市场准入的丧失更多是缘于希腊破产,而非缘于希腊退出欧元区,并且一旦脱欧,希腊将暂时不再需要进入这些市场。

  希腊的数据显示,国家已经显示基本预算盈余,货币贬值后,贸易逆差将会消失。如果希腊决定不再偿还外债,它无须在其新货币贬值后增加任何新的贷款。

  另一个站不住脚的论点是,希腊经济将不会从一个更为疲软的货币中获利,因为弱势货币会导致弱势出口。Hans-Werner Sinn表示,这种看法也不靠谱。“首先,希腊并非完全没有出口,旅游服务和建筑材料将会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次,货币贬值使进口产品变得更加昂贵,希腊人民将不得不将更多目光投向国内生产商,这有助于振兴国内经济。”

  此外,担心希腊“退欧”会导致资本外逃的观点也缺乏根据。通常资本外逃发生在贬值之前,出于对资产损失的担忧。而一旦贬值发生,便会出现相反的效果,投资者开始大量购买当地资产,资金开始回流。

  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使希腊脱欧也无须过分“杞人忧天”,虽说国家破产会造成暂时的混乱,但彻底摆脱欧元也会为希腊创造克服这种混乱的机会。

  失落的一代

  希腊的经济危机已经持续7年。在漫长的经济寒冬中,谈判、会议、示威、罢工,从未间断过。在希腊政府与欧元区其他国家的“密谋”中,在希腊国内各派力量的争吵声中,希腊1100万年轻人已经成为“失落的一代”

  对于不少希腊人来说,几年来的债务危机已经严重影响他们的工作与生活。希腊年轻人在前途渺茫的情况下纷纷选择出走,到海外寻找发展机会。

  据希腊鼓励创业团体Endeavor Greece统计数据显示,自2010年希腊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已有20多万希腊人选择出国发展,原因包括找不到工作、薪金过低、不满贪污猖獗和缺乏任人唯贤制度等。目前,希腊年轻人的失业率近50%。

  21岁的伊奥尔扎凯为了帮补家用而被迫从大学辍学。他说:“我在希腊看不到未来。这是个美丽的国家,但我无法想象住在这里,每天挣扎着过日子。”希腊塞萨洛尼基大学经济地理学教授拉夫里亚尼季斯说,希腊年轻人出走“不是新现象,但危机期间增幅显著”。

  希腊的经济危机已经持续7年。在漫长的经济寒冬中,谈判、会议、示威、罢工,从未间断过。在希腊政府与欧元区其他国家的“密谋”中,在希腊国内各派力量的争吵声中,希腊1100万的年轻人已经成为“失落的一代”。

  大部分财政紧缩措施始于2010年。同样是在那一年,个人所得税与消费税飙涨、公共领域职位削减、福利措施取消……希腊的年轻人刚刚踏入职场,就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萧条。

  目前,希腊的最低工资水平并不适用于新求职的一代人。这意味着他们干着同样的活,拿到的报酬却低于他们的前辈。在就业率低迷的情况下,不少人纷纷改投自由职业,然而政府却要求,以年轻人占比最大的自由职业者每年上缴近1000美元的税费,而不论其具体收入。

  “我们现在在希腊看到的是失落的一代人。”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希腊现代社会专家凯文·菲德斯通认为,“他们对未来灰心丧气,这也难怪,他们目前在欧洲面临的处境,是前所未有的。这种悲观情绪会跟随他们直至三四十岁甚至更年长之时。”

  即便是那些拥有高学历的人也不能幸免,一年前,拥有英国硕士学位的Elina Makri从比利时回到故乡希腊,然而一切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

  “老实说,当初选择回到希腊的决定并不明智。作为一名自由职业者,我赚的钱不多。但是,我必须将个人收入中的43%上交国家,以保证国家拥有稳定的现金流。但国家却从来没有考虑到我个人的现金流是否稳定,因此不少希腊人都在想方设法避税。”Makri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希腊人一方面叫穷,另一方面被揭发不少人将大量现金存到海外如瑞士以避税。有报道称希腊为增加库房收入,计划“特赦”涉嫌在瑞士逃税的国民,向他们的资产征收21%固定税款后,便可免除逃税者涉及的法律问题。

  此外,人们对前景感到担忧,一些人开始囤积奶粉、药物等基本日用品。雅典一家药店老板说:“人们购买更多的药物。他们确实担心。很多人购买了下个月才用到的药物,他们担心到时买不到药或政府会中止药物补贴。另外,我们也卖出很多婴儿奶粉。”

  Mary是希腊一家药店的工作人员,她担心经济危机会使得许多病人的健康处于危险之中。Mary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人们拼搏一生为国家交税,现在却可能因为吃不上药而死去,“这实在是太讽刺了”。

  “公共药店以非常昂贵的价格把药卖给有保险的病人,而这些药都是用来治疗多发性硬化、癌症和艾滋病毒这些严重疾病的。”Mary说道,“6月27日,媒体突然间宣布我们得参加全民公投,所有银行都必须关闭,我们甚至没有钱来支付给制药公司。”

责编:许兰

关键词:Facebook,OpenEuro,英国硕士,国际金融报,赞成 聚合阅读
分享/关注:
评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