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国外媒体眼中,来自中国的投资者是此次基德曼出售地产买家的有力竞争者之一。作为此次地产出售的潜在买家,冯海良和他的海亮集团受到了不小的关注
● 一边是穷困潦倒、居无定所,一边是高价出售地产给潜在的外国买家,国内对此的反弹情绪相当激烈
世界上最大的养牛牧场安娜溪(Anna Creek)正在澳大利亚市场挂牌出售。
安娜溪牧场的面积相当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而和它一同出售的还包括南澳大利亚州、昆士兰州和澳大利亚西北部的多块农场。
根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说法,这几块陆地加起来的总面积占澳大利亚国土面积的1.6%,共计1100万公顷(约合11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美国田纳西州的大小。而以中国的省份城市举例,总面积相当于整个江苏省。英国《独立报》称,若买家想巡视一番,可能不得不动用直升机。
这份农场土地“大礼包”市场估值超过3亿美元。尽管价格不菲,但对于买家来说依然能从这次交易中尝到甜头——包括16万头牛和辽阔的土地。
土地的所有者是澳大利亚的基德曼公司。这家公司是澳大利亚最古老的养牛家族企业之一。由活牛产业传奇大亨西德尼·基德曼(Sidney Kidman)于19世纪80年代创立。
如今,基德曼家族依然保持着澳洲农牧土地最大所有者的地位,畜养牛群数量居全球第三位,运营基地遍及南澳、昆州、西澳及北领地。
拍卖土地的消息传出后,国外买家响应热烈,但是澳大利亚政府的表态却非常谨慎。今年以来,澳大利亚政府针对国际买家的土地投资行为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和监管,这无疑对买方市场提出了挑战。
由西德尼·基德曼(Sidney Kidman)在一个多世纪前创立的家族企业如今已经传至第五代,尽管仍保留着“牛王”的称号 ,如今的基德曼公司(S. Kidman & Co)却站到了新的十字路口。
“是保留传统,还是做出改变,我认为这是基德曼家族应当面对的问题。当然,一部分家族成员强烈拥护坚持祖辈的光荣历史,但是100多年过去了,有些改变未尝不可。”基德曼公司总经理格雷格·坎贝尔(Greg Campbell)坦言。
高价套现
与外界想象的不同,基德曼公司并不是因为财政拮据而选择出售资产的。对于基德曼家族的成员而言,他们更想利用目前全球对牛肉的高需求套现。用以支持他们的其他生意和投资
基德曼家族是澳大利亚最古老的养牛农民家族之一。阿德莱德“牛王”西德尼·基德曼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
1871年,年仅14岁的基德曼带着一匹马离开位于阿德莱德佩纳姆(Payneham)的家,白手起家创建了基德曼家族的畜牧业帝国,并且因为卓越的商业成就在64岁时被当时的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册封为爵士。
1935年西德尼·基德曼去世时,其名下已经有68座养牛场,他的名字已蔓延了2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并拥有20万头牛和25万只羊。基德曼的后代继承了他的遗产。如今基德曼公司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私人牛肉生产商之一。
然而近两年来,澳大利亚畜牧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由于遭遇大面积干旱,当地农民的牛养殖量大幅下降,养殖数量从35年来最高点跌到20年来的最低点。
2013年第一季度,由于澳大利亚失业率上升,家庭收入下降,基德曼公司不得不降低牛肉价格应对挑战。虽然到了秋季,因为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牛肉需求复苏,但公司的管理者对这场危机依然“心有戚戚”。
基德曼公司上一财政年度净运营现金流为930万美元,支付股息每股20美分,总计2.36美元。
但是由于糟糕的季节条件,导致牲口数量下降了15%。为此,基德曼公司税后净亏损140美元,牲畜市场价值下跌约1000美元,降至9740美元。
最近,基德曼公司董事会主席约翰·克罗斯比(John Crosby)召集了一次董事局会议,并决心开始陆续出售公司业务,包括股票、工厂和不动产等。
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ASIC)透露了基德曼公司对于此次交易的看法。官方评论显示,基德曼家族成员想要利用目前的农业资产和全球对牛肉的高需求套现。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最新预计,全球牛肉市场规模到2020年将达2.15万亿美元。在此期间,全球牛肉需求将保持1.1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年需求将从2012年的6742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7293万吨。
基德曼董事总经理格雷格·坎贝尔在一份声明中说,“家族中许多成员在澳大利亚或其他国家都有农业投资项目,此次出售允许他们将长期资本收益转换成现金,用以支持他们的其他生意和投资。”声明还称,“公司如今的财务状况非常良好,并且没有债务和任何资产抵押贷款。”
“我们在公司创建之初所制定的商业策略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地产的地理分布广泛,不仅局限于南澳大利亚州,我们在澳大利亚北部也有自己的牧场,足以应对全球出口市场。无论是在澳大利亚国内,还是在东南亚地区,基德曼牛的质量有着极高的保证,公司品牌更是业内众所周知的。”格雷格·坎贝尔表示。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