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根治官员“权力傲慢症”需用好六招

2015-07-07 10:56:47来源:人民论坛 分享:
字号:

四、“晒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公开的行政权力就是消除权力腐败的最好“消毒剂”。实践表明,领导干部之所以表现出傲慢姿态,甚至发生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等腐败行为,除了其作案手段十分隐蔽外,关键在于公权力的运作没有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精神,缺乏有效的监督,长期处在暗箱操作之中。要广泛推行电子政务、网上办公,切实公开权力运行的程序,使权力运行的每个环节都受到监督,做到有迹可查、有轨可寻。

五、“分权”:加强权力的制衡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①为了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必须使权力和权力之间互相制衡,合理分解权力,科学配制权力,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当然,我们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体制,但是我们可以探索一种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适当分离又互相协调的权力制衡机制。十八大以来,中央深入推进了纪律检查体制的改革,保证纪委监督权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就是加强分权的有益探索。而且实践证明,这一探索是卓有成效的。

六、“制权”:加强权力的监督

  权力像空气一样,只要有漏洞,就会充斥其中,就有可能滋生权力的傲慢和腐败。所以,要防止权力的傲慢和腐败不能搞单打一,要统筹协调各种监督机构的作用,切实做到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跟到哪里。要形成监督合力,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监督的积极作用,不断拓宽监督渠道,使各种监督形式紧密配合、各方面监督力量有效配合,以加大监督力度、提高监督效果。

  必须特别强调的是,要切实完善举报制度和利益激励机制,把人民发动起来,保证人民群众能够积极监督、愿意积极监督。要把“权为民所赋”和党管干部的原则切实结合起来,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和民主评议制度,真正让人民群众来考核干部,使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地对人民负责,自觉地接受人民监督。要确保领导干部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摒弃权力的傲慢,要打赢反腐败这场特殊斗争,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总之,要防止权力的傲慢和腐败,除了要加强党性修养、提高宗旨意识、服务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外,最重要的是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领导干部要有戒慎恐惧之心,权力越大,责任越重,考验越多,决不能为了个人和小团体的私利而背叛党和国家,漠视群众的基本权利和公共利益,肆意地践踏宪法和法律。(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陈志刚)

  【参考文献】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80页。

责编:邢若宸

关键词:纪律检查体制,权力主体,权力制衡,权力腐败,权力结构 聚合阅读
分享/关注:
评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