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超级女声》到《我是歌手》。
人物简介:
谭维维,1982年生于四川自贡,2002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2006年获《超级女声》全国亚军。曾发行《耳界》《谭某某》等多张专辑。
“两千零六年夏天/我上了杂志封面/可惜是三人合影/我站在冠军左边/陪她嬉皮笑脸/她样样都不如我/我是四川省的谭某某……”
在2006年的《超级女声》选秀比赛中,歌手谭维维以一名实力派唱将的姿态呈现在全国观众面前,但她最终输给了另一名歌手尚雯婕,位居亚军。在歌曲《谭某某》中,她直抒胸臆地抒发着自己的心声。张狂的态度引发众人的围观和咋舌。
但这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
最近,谭维维以踢馆歌手的身份进入到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第三季的赛事,表现出色,重新回到公众视野。回忆起当年,她评价自己:“井底之蛙。”
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和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一样,她表现得甚至有点谦卑:“台上的都是顶级歌手,不管是资历、辈分还是对音乐的理解,都有太多高于我的地方。光是他们的光芒,就足够我享受很久。”
她看起来不再是以前那个全副武装张牙舞爪的谭维维。紧张的赛事,反而让她松弛下来,“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以前的你是顽石,现在的你像水”。采访临结束记者说道,她听后回了一句:“谢谢你。那正是我想要努力实现的。”
摇滚是一种态度
13岁时,谭维维在电视里听到李娜唱《青藏高原》,听得她全身的汗毛孔都张开了,在那之前,她不知道自己还能飙高音,还能在全班同学面前将这首歌的最后一句唱得婉转迂回、游刃有余。靠着这份老天爷赐的礼物,她慢慢走出了成长的小镇,15岁时,她获得了省级比赛的金奖。
在她的音乐之路上,有几位曾经影响和改变她的人。第一位是她的专业启蒙老师兰卡卓玛。1998年,谭维维报考四川音乐学院,起初并没有顺利考上,“兰卡老师在系里说,你们不收这个学生,我来教”。后来她被录取,学习民族和美声唱法。原先她唱歌全凭一副肉嗓子,兰卡教给她科学的发声方法,让她学会真假音的混合,演唱变得更富技巧。
另一位是音乐人涂惠源,他们曾一起去四川康定地区采风,记录和收集一些逐渐被遗忘的民间音乐,后来录制成《高原之心》专辑。那时候谭维维19岁,第一次进藏区,“没有任何高原反应,像回家一样”。最让她印象深刻的还是《康定情歌》,为了找寻这首歌的原本面貌,她费尽心思,找到了一些老者,录下濒临消失的曲调。这次,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谭维维饱含深情演唱了原生态韵味配上现代编曲的《康定情歌》,一曲唱罢,震惊四座。
还有一位是高晓松,发掘了她身上的摇滚潜质。《超级女声》走红之后,马不停蹄的商演令她有了一种被掏空的感觉。在这期间她创作了关于少数民族婚嫁的《出嫁》三部曲,但当时的经纪公司并不看好,认为太过实验性。这时高晓松出现了。“想玩民族音乐,你的眼中少了那一抹蓝。”高晓松这样对她说。“最初,我们聊不到一块儿,高老师太能说了,我心里有抵触。”谭维维对记者说。面对面的交流不顺畅,后来高晓松看了她的一些文字和拍摄的照片,再次见面的时候说:“你骨子里是一个有摇滚精神的人。”
2010年,在高晓松、汪峰的协助下,她出了《谭某某》这张专辑,呈现了一个多面和立体的谭维维。“虽然风格各异,但都鲜明地表达了态度。摇滚就是一种态度。”
谭维维的特立独行之处在于,即便是高晓松、汪峰这样权威的音乐人,也不能规定她今后的发展之路。她之后的两张专辑《乌龟的阿基里斯》《3》偏向于迷幻电子系的曲风,走上更加自我的道路。因为偏离了大众口味,她在音乐上一度显得沉寂。“他们为我打开了一扇门,但钥匙在我自己手上。”她对记者说,“有些音乐不可能很商业,但能从另一个层面剖析自我,表达自我,也是很棒的”。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