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海外网>>新闻>>专题>>2015年全国两会>>他视野>>华文媒体联播>> 正文

两会前瞻之依法治国:法治开局年 塑官场新生态

2015-02-27 18:02:52|来源:海外网|字号:

  据侨报网报道,一年一度的中国政治盛宴——全国“两会”将于3月3日拉开帷幕。近日,随着“四个全面”的提出,标志着新一届中共高层治国理政总体框架更加完整,趋于成熟。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去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制定的法治政策和措施,哪些将率先从政党意志转化为国家法令,自然成为外界对今年全国“两会”的期待之一。

  与此同时,作为2014年最亮眼的成绩单,反腐话题亦毫无意外地成为“两会”备受关注的焦点。反腐治本如何提速?反腐立法能否迎来突破?官场生态能否改善?拭目以待。

  焦点1 ·反腐治本

  两会最受关注话题 反腐排第二

  2015年全国“两会”,什么话题最受关注?北京人民网1月26日就今年全国“两会”公众关注的16个热点问题展开网上调查。这已是人民网连续第14年推出“两会”调查。截至2月26日,“重拳反腐”位居关注度排行榜第二位,仅次于“收入分配”。

  综合新加坡《联合早报》、香港《大公报》报道,2014年,中共反腐力度持续加强,受调查的官员人数几乎是2013年两倍。受到整肃的领域涵盖能源、政法、军队、科教和职工福利,而落马的官员十分具有代表性,中共原政治局常委周永康打破了反腐“刑不上常委”的政治传统;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落马则表明反腐重点也瞄准军方高层;全国政协副主席令计划被查更暴露了更深层次的政治腐败问题,中共开始向官场搞帮派、搞山头主义的恶习开刀。

  中共反腐上不封顶的力度,从今年全国“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阵容变化可见一斑。从2013年3月以来,本届全国人大、政协在两年之内罢免、撤职、辞职的代表、委员数量,远远超过了上届五年落马人数总和。

  历经“打大虎,大打虎”的战役性胜利后,中共反腐风暴在2015年有怎样的延续,是强力反腐还是见好就收,颇为外界关注。对此,官方早就给出答案。

  中共政治局2014年12月29日召开会议,研究部署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强调要“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坚决把腐败现象蔓延势头遏制住”。

  中共十八届中纪委五次全会2015年1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在会上直言,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

  2月23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刊发题为《反腐“一阵风” 那只是传说》的文章,明确称从形势判断上看,反腐远没有到“鸣金收兵的时候”,必须把反腐利剑持续举下去,放不得、也软不得,不定指标,上不封顶,凡腐必反,除恶务尽。

  新加坡《联合早报》分析,展望2015年中国反腐败工作重点,反腐力度会继续加强,虽然常委级的“大老虎”不一定会再现,但是省部级和国家级的“大老虎”落马不会比去年41人少。成都《廉政瞭望》杂志则援引反腐专家的话预测,2015年应该会有副国级“大老虎”被打。而网民则建言应加大查处基层特别是农村的腐败问题。

  治本步伐加快 反腐立法有戏?

  中国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分析,今年反腐败工作的看点,不仅仅是简单地“打老虎拍苍蝇”,而且要改造政治的生态环境,使不健康的政治生态环境能够恢复,往好的方向发展。

  综合新加坡《联合早报》、上海《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中共新一届领导人铁腕打贪整风,有其更长远的政治目标,就是为营造健康的政治生态创造条件。政治生态改善、官场作风清正和重新建立民间对执政党的信心和支持两者息息相关。

  汪玉凯强调,只有通过变革创新以后,政治生态才会产生良性机制。而要营造并维持健康的政治生态,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如果能够逐步地实践,这是(反腐败)最大的治本。”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认为,“高压反腐为中央、中纪委赢得了民众广泛的舆论支持,为治本赢得时间。可以预见的是,2015年,在加大治标的同时,治本步伐将明显加快。”

  中新网亦援引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的话称,2015年将是十八大后反腐制度建设的关键年份,在“打虎拍蝇”初步形成“不敢腐”的震慑后,下一步将着力扎牢制度的笼子,着力于“不能腐”乃至“不想腐”。

  另据北京《新京报》报道,去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中央名义提出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最高检察院近日下发文件,称将积极推动反腐败国家立法,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西安交通大学廉政研究所副所长李景平就此表示,依法反腐的基本前提是有较为系统、完备的反腐败法律制度。反腐败国家立法要注重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关于掌权者的权力设置边界及权力行使和运行的规则;另一方面是追究腐败者的规则和安排。反腐败立法能否在今年“两会”上有所突破,值得期待。

  焦点2 ·依法治国

  从有法可依到良法善治 立法法将迎14年首修

  除了反腐外,由于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成为中国依法治国进程的里程碑后,如何贯彻落实有关决定、将政党政策转变为国家法令,料成今年全国“两会”另一焦点。

  综合香港《大公报》、新华社报道,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副所长莫纪宏透露,四中全会提出的190项具体的法治改革措施,目前正由不同的党政部门牵头主抓,紧锣密鼓有序推进。谈及作为法治改革重头戏的司法改革,莫纪宏说,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必定要对如何贯彻落实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各项司法改革举措,拿出具体的行动方案。

  同时,将于3月5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就是审议立法法修正案草案。 立法法是规范国家整个立法活动的根本依据。这部2000年颁布的法律,于14年后启动修订程序,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于2014年8月和12月对立法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两次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辜胜阻表示,只有良法才能善治。不能简单地说有法可依,其实更重要的是有良法可依。因此,立法法的修改非常重要。

  此外,四中全会对于如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进行全新的设计,提出了建立行政机关内部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对错误决策行为的终身负责制和责任倒查机制等。对此,莫纪宏表示,这些制度设计对于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将体现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陈欣新亦认为,公权力的傲慢、滥用以及官僚主义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破坏作用明显,它们正是许多社会问题的源头,并已成为中国法治建设的大敌。“有效约束公权力,防止它的傲慢与滥用应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有一些明显进步。”

  焦点3 ·“四个全面”

  习理论浮出水面 四个全面料成两会主旋律

  在全国“两会”到来前夕,“四个全面”突然频上媒体头条。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25日开始连续推出“几经打磨、多次沟通后形成的重磅系列评论员文章”,阐释习近平去年12月提出的“四个全面”理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与此同时,大陆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摘播700余字,新华社播发通稿、各地党报同时刊发,可谓《人民日报》评论的最高规格、最强火力。媒体认为,这意味着“四个全面”不仅将是今年“两会”上的“主旋律”话题,还可能作为习近平时代的“理论创新成果”在2017年中共十九大上被写进党章。

  香港凤凰网刊文分析,这已经不是“四个全面”第一次出现在党媒上了。去年11月,习近平到福建考察调研是提出了“三个全面”,一个月后,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则将“三个全面”上升到了“四个全面”,新增了“全面从严治党”。此外,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和集体学习中,在春节团拜会上等诸多重要场合,习近平也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强调,让“四个全面”成为备受关注的“新提法”。

  文章认为,《人民日报》此时推出系列评论员文章,全面梳理、总结这一重要新概念,意在传递“四个全面”背后的“简约不简单”——习近平提出的“四个全面”,很可能将同邓小平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江泽民的“三个代表”,处于相似的政治地位,成为习近平治国方略的理论提升。

  新加坡《联合早报》亦认为,《人民日报》称“四个全面”是中共“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在中共历史上,官方宣传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只有两次。第一次“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今,主流官媒将习近平的“四个全面”提升至“新飞跃”的高度,难免让外界猜测官方是否要将“四个全面”打造成习近平时代的“理论标志”。

  汪玉凯预测,“四个全面”这一战略思想定会贯穿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

(责编:吕文宝)

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两会,依法治国,新飞跃,法治改革,依宪治国

猜你喜欢

一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