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08 14:24:00|来源:新华网|字号:
“网络公关”重要业务
通过信息网络有偿删除信息服务
近期,北京警方在工作中发现,口碑公司存在非法经营的行为。随着北京警方调查的深入,一个以赢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删除信息服务的非法网络公关公司浮出水面。
成立于2007年的口碑公司是网络公关行业内较为知名的企业,主要服务内容包括舆情监测、正面品牌维护、网络品牌推广等,公司的近50个签约服务对象多为知名的大型企业、上市企业,每年营业额达7000多万元。而从公司成立至今,有偿网络删帖一直是口碑公司重要的业务之一,由公司总裁等亲自率领三个部门负责。
“通过大量调查取证,警方发现口碑公司以网络形象营销为外衣、以即时通讯工具为媒介、以网络非法删帖为手段、以虚假网络交易为掩护,实际进行非法经营的犯罪行为。”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李东说。
警方查明,口碑公司的非法删帖业务,自公司成立起至今始终没有停止过。就是在今年9月“两高”关于办理网络案件司法解释出台后,公司还专门开会,为掩人耳目,修改了与客户签订的合同,继续顶风作案。
10月17日,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警方在全国10个省市展开抓捕行动,共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十名,其中包括以口碑公司为主的相互勾连、利益交织的公关公司人员、中介人员、网站工作人员。
收钱、收钱、收钱
层层获利的删帖产业链
据口碑公司总裁杨某,法人代表、董事长李某交代,公司监测部每天监测互联网上信息,发现客户的负面信息时,通过客户部报告给客户,双方协商是否需要删除。公司根据所删帖的网站不同、难度大小等因素确定价格,一般在几百到两三千元之间。
“能看到的网站,口碑公司都有联系。”口碑公司大部分删帖业务都要经过35岁的公关部总监杨某某。杨某某交代,对于付月费或年费的大客户,在缴纳给口碑公司的“网络舆情服务费”中就包括了“负面信息删除”费用。对一些慕名而来的客户,则是临时商议价格。
杨某曾帮青岛一企业负责人删除被曝光私建别墅的视频:“删一条大约1500元,前后花了两三万元。”
口碑公司公关部工作人员李某的工作只有两项:为客户在网上发文和删文。公司给每人一个内有各类网站资源联络表的QQ号。“接到删除负面信息的工作单,先是直接联系网站,与网站编辑沟通。”李某交代,双方谈好价格后,网站编辑就会进行删除操作,并提供一个银行卡号或支付宝账号,确认删帖后,由口碑公司的财务人员将钱打给对方。
当遇到不熟悉的网站或找不到编辑时,“只要在QQ上的公关群里‘喊’一声,马上就会有中介冒出来接这个活。”李某说。
今年8月,某知名房地产商被举报发布不实广告,李某删帖时“找了十多家网站,花了1.2万元”。
“米勒”就是李某找到的一名中介。他的真名叫郅某,是口碑公司固定联系的诸多中介之一。“米勒”称,他第一次通过朋友删除网上的帖子后,发现自己的账户里收到了300元钱,从而发现一条发财的道路。
“我的价值就体现在认识多少网站编辑人员。如果没有口碑这样的公关公司,没有网站那些人,我们中介也挣不到这份钱。”“米勒”称,去年底以来,口碑公司每月通过其联系删帖业务数十次,每次200至1000元不等。
“感觉就像一个产业。”“米勒”说。
对东方网网络工程师赵某来说,删帖是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除了按公司规定正常删帖外,帮“米勒”这样的朋友删帖,只是顺手挣点“零花钱”。
网页置顶的不能删、点击量大的不能删、网站自采的不能删,赵某说,删除这些帖子会担很大的风险。在这种“自我保护”下,赵某与“米勒”合作了两年多的时间,以删帖每条200元的价格共获利3万多元。
在被警方抓获的前一天,赵某还在为“米勒”删除5条信息。
据警方调查,仅今年1月至9月,口碑公司公关部用于支付公关中介费用和删帖的费用就达47万余元。在这个犯罪网络中,国内几十家知名网站(包括一些主流网站)的工作人员成为网络非法删帖利益链条的关键环节。
![]() |
网络公关 信息 网络 有偿删帖 营业 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