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7 10:56:00|来源:北京日报|字号:
谁见过这样火热的招聘
12月13日,3W咖啡馆迎来新店开业以来最拥挤的时刻。
背着双肩包的年轻人从四面八方涌来,参加拉勾网首次举办的互联网招聘风暴周。
热火朝天的招聘场面令记者瞠目——
丝毫不提防竞争对手,所有招聘企业一家家紧挨着,求职者与这家谈不拢,扭身就是下一家;
小小的咖啡桌上只够摆放最简单的公司资料和名片,一不小心都能碰着另一家公司员工的膝盖;
求职者一张张稚嫩的脸写满青春的渴望,对薪水要求毫不避讳;
27岁小伙蔡沁宇,临时路过便决定火速加入。他举起iPad以“跪求研发大神”的醒目广告语找寻创业伙伴,现场组织者对他的“加塞”行为报以宽容的笑容……
二楼吧台附近的CEO专区,白衬衫、蓝球鞋、枣红休闲裤的荣昌e袋洗CEO陆文勇已经被团团围住。
“分配给我的时间只有40分钟,二三十人挨个谈哪来得及,索性大家一起沟通,我不用把e袋洗的故事重复几十遍,小伙伴们也用不着苦等1个多小时。”本来应该挨个进门面试的人,被全部请了进去,一对一的面试会变成了高效率的临时宣讲会。
“我现在就给你offer!”简短面试后,陆文勇向他对面的江西小伙袁如平伸出了热情之手。
12日网上投简历,13日面试成功,16日就正式加盟e袋洗,小袁的火箭速度在传统行业内简直难以想象,但在以3W为主场的拉勾网线下招聘会上却稀松平常。
高效快捷,切合大批创业公司求贤若渴的需求,也是昂首迈向全球创新中心的中关村的常规节拍。
从去年7月上线到现在,连续三轮、总计3400多万美元的融资额,让拉勾网的身价已经超越了3W咖啡馆本身。一度陷入亏损的3W咖啡咸鱼翻身。
至此,3W咖啡找准了自己的商业模式:咖啡馆、招聘平台和孵化器。为了生存而掘金互联网,3W在服务创业者的同时,也成长为颇有竞争力的新锐公司。
这一切的转折点,始于去年6月的创业大街开街。在中关村管委会建议3W租下这1200平方米三层店面时,联合创始人之一鲍艾乐心里发虚:过去200平方米小门脸都交不出房租,这么大店面能活下来吗?
但创业大街创业服务平台聚集的强大辐射力,很快显现出聚拢人气的魅力。没事儿溜达至此的年轻人,不经意间就爱上了3W。而比咖啡口味更能留住年轻人的,是拉勾网无比快捷的招聘效率。所有职位有真实薪金水平,每份简历不管能不能获得offer,必须尽快回复,不必担心石沉大海。
眼瞅着咖啡馆越来越热闹,拉勾网又顺势推出了不定期现场招聘会。有机会当面跟CEO对话寻求职业建议甚至得到赏识,让拉勾网的咖啡馆招聘一场比一场火爆。
窗外霓虹灯陆续点亮,求职者和CEO们仍恋恋不舍。
“一天就收了几百份简历,高质量简历还真不少。”夜色中,东方嘉禾创始人兼CEO殷建波一口气念出了十几个人的名字,边走出咖啡馆边和人力资源经理商量着最后面试的时间表。
小工位里装下大梦想
绿色的墙面,满眼的绿植,咖啡馆三楼的孵化器充满活力。
记者到达时,正值午饭时间。一盆盆罩着保鲜膜的饭菜被端进房间里。几个相邻的创业团队轻松地开着玩笑。一份一荤两素的盒饭,在这里只收成本价。
对手头拮据的创业者,3W几乎已经为他们锱铢必较地节省成本。入驻孵化器,每个工位每月租金999元,而同在寸土寸金的中关村,要想拥有一间办公室,月租金起码要几千元。
水电费全免、上网费全免、赠送海量云存储空间……各项措施,大大降低了创业者的开销。
一周工作七天,从上午十点忙到晚上八九点钟,一分钱薪水也没有——这是26岁的闫恒甲过去一个多月的状态。
“我们俩一直有创业的冲动,工位注册政策,使我们更加坚定地迈出了这一步。” 小闫和搭档曾鹏轩正在申请注册一家名叫贝氪科技的公司,注册地址是海淀西大街70号3-68。
3-68,是小闫在3W咖啡租用工位的编号。仅凭一个工位就可以注册公司,而不必非要有办公室,这是中关村为扶持创业而出台的政策。它于2013年2月先在海淀园试点。不久后在中关村一区16园全面推广实施。
位于三楼的3W孵化区,至今已有20家创业公司毕业,总共获得了2亿元投资。
“不要为‘光环’而创业、不要为赚钱而创业、不要为‘赶潮流’而创业”“创业惟一理由——给自己的梦想一次实现的机会”一个工作日下午,3W咖啡二层的路演活动厅被挤得水泄不通。直击心灵的开场白后,著名投资人陈大同的讲座开始了。
作为两家在美上市企业的创始人、华山资本创始人,陈大同既有令人敬佩的成功创业经历,又对投资行业了如指掌,“点金”式的启发,哪怕是寥寥数语,也弥足珍贵。
多达160多名重量级企业家和投资人成为3W股东兼导师,让这里的“高含金量”投资人讲座、公开课不断,每月都有好几场。入驻3W孵化器的创业团队可优先获得听课机会。
“我清楚知道创业者可能遇到哪些弯路,希望自己的经验能帮助他们。”这是陈大同常常光顾3W的主要原因。如此接近公益性的智慧分享,是3W作为创业服务平台的最大魅力。
目前,15家创业公司在大约400平方米的孵化区办公,最大的公司占了八九个工位,最小的只有两三个工位。完全无隔断的设计,让所有创业者紧密无间,这种相互扶持的感觉驱散了创业艰辛的焦虑和孤独,灵光乍现的思想碰撞甚至直接撮合出全新的合伙团队。
深夜11点,3W终于安静下来,但创业大街并没有在夜色中沉睡。
不甘于一眼望得到底的平淡人生,渴望通过创业实现自我价值——这就是中关村特有的创业文化,无数伟大的梦想将从这里起飞。
咖啡馆 创业公司 创业团队 蓝球鞋 iPad 创业文化 创业故事 创业项目 走进中关村 创业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