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新加坡云南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纸媒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国际>>外媒集萃>>经济学人>> 正文

外媒:欧洲法院判决谷歌删除个人隐私链接难执行

2014-05-16 14:20:00|来源:海外网|字号:

海外网5月16日讯 英国经济学人网站近日发表了题为《被遗忘》的文章。文章称,虽然欧洲法院判定个人可要求谷歌公司删除与其相关链接,认为民众具有“被遗忘权”,但实际该法令可能难以执行。

全文摘编如下:

很多人也许会对马科斯·莫斯利(前国际汽车联合会主席)的性丑闻感到奇怪。不过那是他自己的事,所以当2008年,一个已经倒闭的英国八卦小报曝出他是一个“病态纳粹狂欢派对”的参与者时,他以侵犯隐私权提起诉讼并且赢了官司。然而,有关指控,却依然留在互联网上。如果你输入“马科斯·莫斯利”,谷歌就会帮你完成整个搜索:前四个选项是“视频”,“案例”,“图片”,和“丑闻”。莫斯利,以及很多其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因搜索引擎相关链接而被玷污的人,都想进行补救。

很多欧洲政客也对此有同感。一些国家如法国和英国早已允许一旦定罪即可删除犯罪记录。欧洲议会已经支持“被遗忘权”,不过想要对此立法,还需要得到欧盟28个成员国的同意。莫斯利已经赢得了在德国进行的要求屏蔽出现在谷歌引擎上的肖像官司的第一轮。

现在欧盟的最高法院,欧洲法院(ECJ),在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案例中推动了这一条款。一个西班牙律师,Mario Costeja González,因为谷歌的搜索结果将他的名字与1998年报纸上的一项已解决的诉讼进行链接而对谷歌提起了诉讼。法院裁定,谷歌是公民隐私数据的“控制者”,要为他们提供的链接负责。谷歌被要求删除“不适当,不相关,……或者过分”的信息链接。如果谷歌拒绝,居民可以向他们的国家数据监督部门进行上诉。

法院想要保护被误解的受害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被遗忘权”很难执行。即便谷歌审查其在欧洲的搜索结果,在美国的第一修正案中有关言论自由的规定也会压过对隐私的担忧。通过使用适度的技术诀窍,欧洲的互联网用户就可以使用美式搜索。而且即便要求谷歌删除过往记录是可行的,最终结果可能也是弊大于利。欧洲法院的裁决保护了公共利益,但是却为谷歌和其他搜索引擎增加了额外成本。

编译:李萌

海外网国际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谷歌将与欧盟达成反垄断和解 为企业扩张清障

摄像头无处不在 隐私权何以保障?

(责编:李萌、郝伟凡)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谷歌,隐私链接,经济学人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江泽民胡锦涛等卸任领导人都在哪露面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巾帼不让须眉 中国歼击机女飞行员英姿迷人

中国第一批空姐什么样(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