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4年01月13日10:08|来源:新华每日电讯|字号:
1月11日,以色列谢巴赫医疗中心下属的康复医院主任什洛莫·诺伊宣布,以色列前总理沙龙在昏迷8年后当天在医院去世,享年85岁。这是2005年3月10日在特拉维夫拍摄的沙龙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路透
沙龙走了。
沙龙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是英雄还是屠夫?推土机还是和平鸽?不同的人们,有不同的答案。
在以色列人眼里,他是杰出的军事指挥官,创造了一个个经典战例,是扭转战局的“战神”。他的政治生涯也和受贿、选举舞弊等丑闻纠缠不清。
在阿拉伯人眼中,他是中东战争的敌酋,是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的罪人,是一个“屠夫”。
然而,或许如八年前一位约旦政治分析家所说,在实现和平方面,没有一个以色列政治家能比沙龙坚决果断。
沙龙之后,以色列的政治面目模糊,政客处事暧昧:打不清不楚的仗,谈不疼不痒的判。
今天的巴以和平进程,好谈不上,坏也坏不到哪里去。希望与失望反复交织的和谈,打碎了一代人的信念和理想,消磨着双方人民对和平的期许。
巴以问题难解,就在于有太多看似无可让步的“原则”。耶路撒冷?不可能分割;定居点?不可能停建;巴勒斯坦难民?不可能回归。
没让步的空间,自然没谈判的余地。要冲破黏滞的现状,只有靠非常之人、非常之举。
沙龙恰似一剂“猛药”,他的过人之处,在于为了和平不讲原则。任何宗教、法律、军令、承诺,甚至自己一小时前说的话,对于沙龙都不是束缚,都可以因时、因势而变。在他看来,只要能够实现以色列利益最大化。
沙龙晚年的180度转弯让世界惊异。2005年9月,沙龙政府派出军警,强行执行加沙单边撤离计划。自1967年六日战争后开始经营的定居点,被自己人一朝连根拔起。
撤离加沙,在以色列掀起滔天巨浪,把整个社会撕成两半。任何一位以色列领导人,无论左翼还是右翼,做出如此决定,执行如此决定,都是政治自杀。
沙龙不仅“敢”,而且“能”。借这一“创举”,以色列卸去了沉重的现实和道义包袱,巴勒斯坦得到一块自治土地。历史很讽刺,沙龙这个“屠夫”给了巴以和平一线实实在在的希望。
可惜的是,仅仅4个月后,沙龙中风昏迷,他未完成的和平计划成了永远的谜,加沙局势的后续发展也脱离了预想的轨道。一度看似可及的和平,仿佛和沙龙一起睡去了。
在以色列有种说法,只有右翼领导人才能与巴勒斯坦人签订和平协议。其内在逻辑是:右翼政客享有右翼选民的支持,他们提出的和平计划也会得到思想开放的中间和左翼人民的赞同。反之,左翼领袖是得不到右翼群体支持的。作为“右翼中的右翼”,沙龙说要和平,谁能说不呢?
巴以和平,需要一个沙龙这样的人。沙龙之后,或许再无沙龙。(袁震宇)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屠夫,右翼,原则,创举,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