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国际

美国大使骆家辉谈王立军事件:当时压力非常大【4】

2013年08月13日11:05|来源:苏州新闻网|字号:

骆家辉(资料图)

“我们对于新领导人继续改革开放的政策抱持很大的希望”

人物周刊:来华将近两年,你会见了许多中国官员,对他们的整体印象是什么样的?对谁印象最深?

骆家辉:我第一次来中国是1988年,那以后我来过中国很多很多次。我必须赞许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中国仍面临困难,但中国人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和二十多年前已无法同日而语,不论是地市级还是更高级的中国官员,他们完成了许多在美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不可能完成的成绩,作为一个以中国传统为荣的华裔美国人,我必须要赞许他们。我对他们的奉献、他们的努力和他们面临的挑战都印象极为深刻。

无论是与拉萨的市委书记,还是清华北大的校长会面,我都很享受与他们的相识。中国人民和中国官员都非常亲切友好。

人物周刊:在会见了那么多官员后,你对中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更有信心了吗?

骆家辉:中国现在有了新的领导人,我们对于他们继续改革开放的政策抱持很大的希望,对于习主席的讲话、中美两国元首讨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我们也感到相当鼓舞。大国之间冲突在所难免,但是我们希望能彼此相处,解决问题,并为整个世界提供一种引导。就像我刚才说的,许多问题不能只靠中国或者美国一方解决。我们对此抱有很大希望。

人物周刊:澳大利亚前首相陆克文日前在《金融时报》撰文,说如今,切中中美两国政府要害的字眼是“战略信任赤字”,你怎么看这种说法?

骆家辉:我不确定他谈论的是什么,但我可以告诉你的是,中美两国的合作层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我们两国军方有了更多交流,两国军方高层也有越来越多的互访,美国还邀请中国海军观摩美军演练。两国在朝鲜、伊朗问题上也有非常好的合作,我们现在也在共同致力于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减少不信任的关键在于增进政界、商界、军界、学界的交流,而这些交流事实上也越来越多。我们彼此间就科技、气候、创新、军事、卫生、航天、农业、食品安全等问题有各种各样的对话,这些对话在持续进展。

人物周刊:一位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曾经告诉我,美国外交官在和他们的中国同行打交道时有时会很沮丧,因为中国人喜欢谈论我们“应该”做得更好,但不太谈论“如何”做得更好。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骆家辉:我不知道这种说法具体所指,而且我当外交官的时间也不长。我只能说,我很享受我在北京工作的这两年。中国人对我和我的整个家庭都非常温暖、亲切与友好。我们一起在中国的许多地方旅行,我来北京的目的之一就是带着我的孩子们尽可能多地发现中国,发现那个属于他们祖父、曾祖父和祖先的中国。这对他们是一段非常充实的经历。与此同时,我也会见了中国的高层领导,我们有非常坦率的对话,我们有了越来越多的合作领域,这些合作将令中国人民受益,也会帮助中国的领导人达成他们实现现代化、提高民众生活水平与质量的目标。我很享受与中国政府官员间的互动。

人物周刊:你是否有过沮丧的时候?

骆家辉:我想多数时候我是个相当急躁的人。我当(华盛顿州)州长时有过沮丧,当美国商务部长时有过沮丧。我总说我们要快点行动,要快点把事情完成。我总说我们需要更高的效率,美国大使馆的工作就有许多地方我想要改进的。但是,我不会说出我对什么失望。还是那句话,我非常感谢中国人民、中国政府对我的热情欢迎。

人物周刊:你说你是个急躁的人,那么当上外交官后是否需要做很大的调适?

骆家辉:我以前从未当过大使。许多为美国政府工作的人都有多国工作经历,但我一直在美国国内。我刚来到这儿时,中国人要等上100天才能预约上面签,使馆里的许多人说“这我们可没办法”、“这么多年都是这样,一直都这样”,我说:“不,我们能做得更好。”一个半月以后,我们就把等候时间缩短到了5天。使馆没有增加人手就做到了这些,我们改变的是整个流程。

人物周刊:前国务卿希拉里2011年曾经说过,我要求每一位美国大使和各地使馆都把与公民社会接触作为我们外交的基石,但对于一些国家的政府来说,这常常是令他们敏感与担心的事情,你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吗?

骆家辉:我的观点是,即便是华盛顿州的州长,也不可能为人们做好所有的事情。在美国,我们都非常倚赖公民社会的筹款,去赡养老人,或者当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进行援助。四川地震之后,中国人进行了募捐,也帮助营救伤员,参与震后重建。这是公民社会非常自然的一部分。事实上,中国有很多公民组织参与社会活动,比如改进环境、教育和培养公众的环保理念等。连姚明都(在公益广告里)说:请不要吃鱼翅。中国也有为外地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提供教育的公益组织。当然,美国政府非常慷慨,为一些专注于保护中国文化遗产的公民组织提供资金援助。我们为彼此在公民社会建设中的互动和互助而感到非常骄傲,中国人民对此也有着很高的评价。

人物周刊:我想知道,在制定对华政策时,奥巴马政府多大程度上倚赖大使馆提供的信息和分析?

骆家辉:我想是非常倚重的,因为大使馆的人员会接触(中国的)意见领袖、知识分子、智囊团、中国领导人和商人。我们阅读中国的报纸、杂志。我们也关注大家在微博上说什么。我们努力为华盛顿勾画一幅当下中国的全景图。

(责编:刘猛、于海军)

分享到:

雷击,雷雨天气,打手机,输液,公务机坪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嫖客称得知卖淫女未成年倍感痛心 助其脱困

揭秘:戴笠死后女秘书为何被秘密处决?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桂林一学校附近发生爆炸 已致1死20多人伤

沪自贸区或试水人民币自由兑换 专家:需谨慎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