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样心态在加沙
但是,加沙人对武力的兴趣却不是一两次西岸之行就能改变的。加沙是哈马斯的大本营,有很多年武装斗争的历史;与约旦河西岸不同的是,加沙人还有武器。
西岸被严密封锁,不光以色列还有巴安全机构双重监管,“早上买把手枪,晚上以色列士兵就来把你抓走了”。但加沙,有很多的走私地道,还有哈马斯亲自经营的官方地道,武器在源源不断地流入。
另外,加沙还是个各种军事派别林立的地方,“卡桑旅”、“圣城旅”……到底有多少武装组织,大大小小很难统计,“几乎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武装”有加沙人夸张地说。
在大街上,你经常可以看到一身黑衣、端着冲锋枪的武装人员,或者蒙着面夜里参加训练的武装人员静悄悄地在走路。
另外,在加沙,参与反抗仍旧得到鼓励,一旦成为烈士就会给家族带来荣耀。他们会自豪地把死者的遗像挂在自己街区的入口,哪个家族或组织牺牲的人多,他们在加沙腰杆就硬。在加沙,你可以到处看到林立的遗像,他们或挂在建筑物的墙壁上,或在马路中间,上面的脸庞有的年轻、有的年长,有的还是孩子。
而对于那些为了斗争在以色列监狱蹲了很多年的人,则是加沙姑娘青睐的结婚对象。通过多次换俘协议被释放的那些人,经常会被姑娘们一抢而空。
这就是加沙。
但是,这种“崇武”也影响了他们的生活,以色列的封锁使他们经常物资短缺,而轰炸经常造成他们房屋受损,或者是失去家人,但至少在和我交谈时,他们却没有怨言。
“这就是抵抗。”他们会说。
在轰炸的时候,加沙人就蛰伏在家里,轰炸一停,赶紧出来补充物资。而冲突一结束,就像没事人儿一样出来照常生活。好像一切都没发生。
但即使这样,许多加沙人不愿意在这种状态下生活下去。30岁的公务员侯赛因虽然已结婚生子,他说他在加沙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当听说,在澳大利亚,只要找个当地女孩办个假结婚,就能拿到居住身份。他义无反顾地抛下妻儿去碰运气了。
妻子刚刚怀孕的纳萨尔忧心忡忡,28岁的他是个记者,他说不想让即将出生的孩子继续经历战乱,他想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前途。虽然很难,但他希望能把妻子送到欧洲一个国家去生产,然后想办法拿到当地的国籍。
40多岁的埃伊曼在加沙和以色列边境的埃雷兹检查站工作。他跟我打听:“如果我娶个中国老婆,能否拿到中国国籍?我想离开加沙。”他皱着眉头,一脸认真。
我说我无能为力,但他千叮咛万嘱咐:“千万记着这件事儿!”(吕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