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17 10:10:21|來源:新華網|字號:
新華網南昌2月15日電 合作社介入,規模化生產,品牌化經營,網絡化銷售……記者近日在江西農村採訪發現,土地確權后,長期分散在各地鄉村、不為外界所知的地域性特色農產品,開始擺脫“小打小鬧”甚至瀕臨消亡的困境,迎來“大產大銷”的發展新機遇。
宜春市上高縣的紫皮大蒜久負盛名,早在康熙年間就有種植記載。改革開放以來,由於農村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紫皮大蒜種植面積逐年萎縮。去年土地確權后,當地種養專業合作聯社通過流轉土地,組織社員規模化種植紫皮大蒜,開始讓這一產品走出瀕危境地,迎來了發展“第二春”。
江西綠萬佳種養專業合作聯社監事長胡茂成介紹,上高紫皮大蒜風味獨特,久放不餿,但產量偏低,難以適應市場供求。合作聯社介入后,為紫皮大蒜成功申報了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讓這個產在偏遠鄉村的地方特產有了市場公認的“身份証”。
“不僅如此,合作聯社還借助正在興起的電商平台,讓紫皮大蒜‘觸電上網’,大大拓展了銷路、提高了效益。”胡茂成說,現在上高紫皮大蒜由過去的1元?個漲到3元?個,農民種植積極性隨之提高。2014年,紫皮大蒜種植面積由上年的200畝擴大到1000畝以上,目前仍在不斷擴展中。
業內人士表示,在長期發展中,我國各地形成了許多優質的地方特色農產品。由於這類品種產地偏遠,地域性強、知名度低,而且以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為主,難以適應現代市場需求,導致種養規模越來越小,有的品種已經消亡。
主要產自上高縣的“贛西兩頭烏豬”,因毛色“兩頭烏,中間白”而得名。這種地方豬種軀體大、肉質佳,但因飼養周期長、優質難以優價,逐漸被農戶棄養。到2006年,上高縣“贛西兩頭烏豬”僅有母豬60余頭、種公豬4頭,到了瀕臨滅絕的邊緣。
上高縣六旺牧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黃榮根告訴記者,去年,我們在全縣土地確權登記的基礎上,通過流轉土地發展規模養殖,同時申報“上高蒙山豬”的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打造了豬肉品牌。我們還進行電商連鎖銷售,讓“贛西兩頭烏豬”這個優質地特產品走向了全國大市場。“目前,我們的豬肉批發價格達38元?斤,比普通豬肉高出20多元?斤,高效益使農戶積極性大為提高,‘贛西兩頭烏豬’養殖量已增長到2000多頭。”
江西農業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全國很多地方特色農產品都面臨著相同處境。近年來,各地通過流轉規模化經營、借助電商品牌化銷售,為這類特產迎來了發展新機遇。當前,江西瑞昌山藥、余干辣椒、井岡紅米等一大批地特農產品,都已聲名大振,暢銷各地。
江西省社科院農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尹小健表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綠色、有機的優質地特農產品越來越受市場青睞。土地確權流轉后,通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運作,具有多樣性的地方農產品正在改變過去傳統的‘小打小鬧’種養銷方式,走上規模化、品牌化、網絡化經營的“大產大銷”新路子。這既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又能讓原產地農業發展升級、農民發家致富。(記者余孝忠、郭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