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2 08:36:00|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付宗間(中)向迪拜客戶推銷拋晶磚(圖片來源:半島網)
迪拜龍城貿易城(資料照片)
近日,國內媒體稱,迪拜高薪聘中文人才,無需學歷便可以工資過萬,這條新聞讓很多國人對迪拜心馳神往。
迪拜的華人有27萬,是中東最大的華人聚集地。迪拜在很多人心裡是奢華的代名詞,有人說“北漂”不如“迪漂”,有人說迪拜是“草根”的掘金天堂,或許在迪拜創業的華人會用親身經歷來詮釋他們眼中的迪拜。
創造奇跡
從普通的大學畢業生到年輕的百萬富翁,吳先生詮釋的迪拜是一座可以創造奇跡的城市。吳先生是一名日語專業的畢業生,2008年畢業后應聘到迪拜的君悅酒店做服務生,每個月有近8000 元人民幣的收入。
在酒店行業打拼了一年半之后,他看到了中國人在迪拜市場的巨大機會,便辭職在“龍城”租了一間10平方米的小店面做小生意。
“龍城”是中東最大的小商品零售集散地,是中阿兩國政府為便利中國小商品貿易商而興建的,目前入駐的商鋪超過2000家,主要經營從中國出口至中東乃至北非的小商品。
他所經營的小商品主要是車貼、車內小裝飾品和一些當地企業的標牌等,每年的淨利潤約合人民幣170萬元。
現在,他的產業重點是一家已經擁有70多輛“豪車”的租車行。他的主要業務就是服務赴迪拜旅行或者參加商務活動的中國人。吳先生介紹稱,車行每月的淨利潤約合35萬元人民幣。
改變命運
從普通農民到年收入約3000萬元人民幣的富豪,57歲的青島人老付注解的迪拜是一座改變命運的城市。付宗間是第一批從青島到迪拜淘金的中國人,10年前,老付帶著30多萬元人民幣前往迪拜開始了自己的創業夢想。
老付說,迪拜確實有遍地黃金的時期,但那僅限於2006年到2009年短短的幾年時間。通過從中國廣東購買拋晶磚在龍城轉手售賣,他可以淨賺約3倍的利潤。經過多年的努力,他目前在迪拜有7家直營店,2014年總營收約3000萬元人民幣。
然而,從2006年到目前,價格競爭波及到包括食品、兒童玩具、服裝、建材等很多行業,在迪拜僅專門銷售拋晶磚的商鋪,也從隻有付宗間一家增長到如今的30多家,利潤下滑和客戶流失是目前在迪拜商貿行業的從業者面臨的難題。
淘金風險
來自山東煙台的小伙子劉宇寧似乎沒有那麼一帆風順,在迪拜的創業花光了他所有的積蓄,這裡也成為了他夢想夭折的地方。
2011年下半年,27歲的劉宇寧懷揣著淘金的夢想,放棄了自己在青島一家外企的工作,帶著5年的積蓄13萬元人民幣前往迪拜淘金。
讓他不曾料到的是,迪拜的創業門檻其實並不算低,迪拜有著高額的房租和獨有的保人制度,最便宜的二手房承租費用每平方米也在50迪拉姆以上。
劉宇寧的小店4個月后就宣告夭折,帶去的13萬元血汗錢花得精光。事后他分析說:“有資本的大老板寧可賠本也要搶客源,缺乏資金的創業者根本沒法跟他們競爭。現在在迪拜創業,如果沒有極其充足的資金,根本就是去燒錢的。”
時至今日,迪拜依然充滿了機會,但對於淘金者來說已經不再是一個神話,創業者隻有保持一顆平常心才能走得更加穩健。
半島網 龍城 豪車 草根 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