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博士期間曾乘火車去英國某城市開會,對面坐的正是當地大學的一名女教授,一路聊得開心。她問我是哪裡人,我說中國。她馬上說:‘那我能不能問你個問題,為什麼中國學生總是喜歡‘抱團’?我在校園內外看到的中國學生不是結對就是三五成群,甚至連去學校小超市買東西常是幾個人約好了一起去,真不可思議。’”
首先,需要明確的一點是,留學生社交“圈子化”現象不隻出現在中國留學生中,很多日本、韓國等國家的留學生也都有他們自己的社交圈,這是不可避免也無法回避的一種由跨文化適應而引發的普遍現象,無法單純地用利弊來評價這種現象。在國外的中國留學生形成社交圈子,可以為准留學生提供一些有用的、及時的當地信息,可以幫助他們為出國留學做好充分准備,也可以幫助他們迅速適應當地的留學生活,給予學習、生活上的經驗以供參考。
網上曾流行一個詞匯叫“中國幽靈”,指一些來自中國或者東亞的留學生,雖然和其他學生一起住在學生公寓,但從不社交,除了熟悉的人之間的聚會,甚至不向舍友們介紹自己。
留美學習近十年的小王講,獨在異鄉為異客,能見到來自中國的朋友自然會走得近。與有共同的語言、風俗習慣的人聚在一起,可以消除陌生環境帶來的孤獨感。
有專家指出,部分中國留學生的這種依賴小圈子行為,不單單引起國內家長、教育學者的關注,也讓當地學生倍感好奇。有的當地學生會疑問,“我真搞不懂,如果喜歡和中國人一起玩,吃中國菜,唱中國的流行歌曲,看中國的電視,那為什麼要出國,留在中國不是更方便獲得這一切嗎?”
研究發現,產生“抱團”現象的原因還包括留學生的主觀意識。一些留學生存在“臨時工”心態,也影響了他們對融入當地的熱情,這是主觀上存在的障礙,與個性和成長環境、家庭背景有關。
這種“臨時工”心態表現在對自己的定位上面。一些留學生存在認識上的誤區,認為自己的留學生身份是一種弱勢,不具備很強的競爭能力。此外,這種“臨時工”心態還表現在一些留學生對自己的去留,尚未有非常明確的看法以及留學的目的不清晰。
有學者認為,融入是一個深層的概念,實際就是將“我是留學生”的身份認同逐漸轉變為“我是這個學校的學生”的認知。無論留學生畢業后將如何發展,都應該與其他國家的同學多接觸多交流,了解更多國家的文化以及思維方式,培養國際化的視野,這才是不虛此行。
還有留學生談到融入成本和回報的問題。當語言不是強項,對了解當地社會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包括金錢的時候,一些人就會考慮到成本和回報的問題。
如果和自己熟悉的圈子打交道,對自己的生活學習工作沒有任何不利的影響,且交流成本很低,那麼走出熟人圈的動力就不足。此外,如果跟當地人或者社區維持的聯系可能是高投入低回報,那麼繼續下去的熱情也不高,最終可能放棄。
曾在美國高中任教、現任教於深圳的科勒認為,如果中國留學生去國外留學,卻隻和本國學生在一起玩是很遺憾的。留學花費頗高,又跨過那麼遠的距離到異國他鄉求學,如果沒有了解或者因不適應新環境而不想融入新文化,這是一種浪費。
出於一些中國傳統觀念或者是功利的因素,一些大學專業中往往中國留學生比較集中,比如商學院。另有一些學生“抱團”可能是因為在國外培養的人脈回國還有用,而並非完全排斥和外國人交流。
有留學生講,初來乍到,和語言文化相通的同學一起住有個照應,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中國留學生之間互相幫忙很普遍,老生帶新生,有車族帶沒車的,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
作為留學生,首先要過英語關,其次要過專業關,這都需要大量的時間。其次是出於經濟方面的考慮,不少留學生除了上課還要打工,一些留學生表示很難擠出時間去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再次是一些留學生雖有心找當地企業打工,但語言、經驗門檻比較高,因而隻能到華人背景的公司。最后是由於沒有渠道去了解,因為周圍的圈子都是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