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6 17:03:56|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我讀博士期間曾乘火車去英國某城市開會,對面坐的正是當地大學的一名女教授,一路聊得開心。她問我是哪裡人,我說中國。她馬上說:‘那我能不能問你個問題,為什麼中國學生總是喜歡‘抱團’?我在校園內外看到的中國學生不是結對就是三五成群,甚至連去學校小超市買東西常是幾個人約好了一起去,真不可思議。’”英國肯特大學社會學副教授張悅悅所講的這個故事,反映的正是中國留學生的“扎堆”現象。
“抱團”並非中國學生獨有
張悅悅清晰地記得自己當時的回應:“外國人到了北京也一樣,比如美國人、英國人等,都說英語且各有自己的小團體,這也是人之常情。試想,如果您來到異國他鄉,也是會尋找熟悉的環境吧。”
在英國留學、工作近10年的她表示,“抱團”確實在中國留學生裡比較盛行,“但這件事不能那麼簡單地看”。
在張悅悅看來,“抱團”並非中國學生獨有,而且“抱團”本身無可厚非,但這位女教授的觀點也能理解。“過分的‘抱團’確實會減少跨文化交流的機會,而且抱出來的小團體會讓‘外人’感覺被排斥。反過來,因為孤獨而抱團的小團體也會更孤立。另外,缺乏交流還會引起各種誤會,比如這位教授會認為中國學生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
就讀於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雷希穎也表示,不少就讀於西方國家院校中的亞洲學生也“抱團”。“相對而言,西方國家來的學生比較獨立,喜歡去體驗新事物。所以他們常參與各種活動,結交不同的朋友,但也有一個前提,他們交朋友比來自亞洲的學生容易。”
剛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的林凡榆持類似觀點,她回想自己的留學生活,覺得“抱團”並非中國學生獨有。“每個國家來的學生都有。而且,‘抱團’並非是按國籍來區分,也可能是大家一起做項目,比較談得來,就來往多一些。”
相同文化背景能消除孤獨感
在記者對幾位留學生的採訪中,談到為什麼會出現“抱團”現象,多數觀點認為,身在異鄉,與講著相同語言、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團聚,可以消除陌生環境帶來的孤獨感。“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益的。”
在雷希穎看來,有一個原因不可忽視,就是“語言交流的限制”。他告訴記者,雖然不少中國留學生用外語與外國人進行基本交流沒問題,但深入交流還是有一定障礙,這在初期會限制很多人融入留學國文化。
“深層次原因是生活習慣、文化以及興趣愛好之間的差異。再加上一些外國朋友對中國也會有偏見,這雖然不妨礙溝通、交流,但是阻礙了融入。”
對此,張悅悅從另一個角度進行了闡釋。在她看來,一些學生“抱團”也可能是因為在國外培養的人脈回國還有用,而並非完全排斥和外國人交流。
中國學生“抱團”雖然有其主觀原因,但國外院校中某個專業中國學生集中的客觀情況也確實存在。以英國為例,2011年媒體報道的一組數據顯示,在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的國際傳媒專業,中國學生超過了50%。
在英國攻讀大眾傳播碩士的小月(化名)對此深有體會,她所在的班中,中國留學生佔大多數,甚至小組討論都用中文。
據林凡榆介紹,在她那屆哥倫比亞大學建筑系的100多名碩士生中,“有40多名是中國學生”。
不能簡單地貼“利弊”標簽
多數留學生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在國外留學“扎堆”或者“抱團”,利弊因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不能簡單地貼標簽認為利大還是弊大。
啟德教育集團市場推廣總監金冉指出,“抱團”的背后存在語言、文化、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利也有弊,主要看中國學生如何去看待它。“最理想的狀態是,不是完全脫離本國文化社交圈,而是既能保持對原有文化背景的認同和自豪感,又不抗拒學習新的語言和文化。但如果因為溝通障礙或適應新環境時的不適應而選擇逃避,那一定是弊大於利。”
張悅悅提醒,有個別中國學生在與人交流上也存在一種心理,就是不管是否“抱團”,心裡多少把“和自己人交流”與“和外國人交流”分開計算。“交朋友主要看愛好和品質,氣息相投是為友,這個淺顯的道理不論在哪個國家都應適用,把國籍看作社交的促進劑和阻礙因素都不對。”
英國考文垂大學校長約翰·萊瑟姆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既然中國留學生到異國學習,還是應該多了解留學目的國的文化,多進行多元化的文化交流。“考文垂大學就採取了很多措施,比如新年推出介紹中國文化的活動,學校的一些社團也鼓勵中國學生參與,目的就是希望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進行文化交流。”(記者 趙曉霞)
抱團,利弊,中國,院校,考文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