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9 14:27:00|來源:海外網|字號:
海外網9月29日電 敘利亞的戰火持續蔓延,大批難民選擇逃往鄰國黎巴嫩。在人口400萬的黎巴嫩,登記在冊的敘利亞難民就超過了110萬,其中將近一半難民的年齡不超過17歲。9月27日,《華盛頓郵報》發表文章,指出黎巴嫩缺乏治療精神疾病的醫療技術,敘利亞兒童難民的心理創傷難獲救治,可能會給這一代敘利亞人帶來終生的影響。
全文摘編如下:
阿米拉,5歲,在敘利亞的古賽爾,她親眼目睹自己的叔叔流血至死,房屋被大炮炸毀,自己的手臂被燃燒的彈片擊傷。從那之后,她不再吃飯,不能走路,肌肉萎縮,瘦弱的雙腿難以支撐她消瘦的身軀。
從敘利亞避難到鄰國黎巴嫩,像阿米拉這樣的兒童難民還有很多。他們的家園被戰火摧毀,逃至利比亞,卻仍要面對遷徙帶來的精神折磨,種種壓力讓年幼的他們承受著諸如焦慮症、抑郁症和創傷后應激障礙等精神疾病和身心發展問題。
目前,已經有超過50萬敘利亞兒童逃亡到利比亞,但是80%的人無學可上。根據統計,共有100多萬敘利亞兒童淪為難民。
隨著敘利亞國內戰事的擴大,鄰國黎巴嫩受到的影響也在增大,敘利亞難民與利比亞當地人民之間的矛盾隨之加劇。與約旦和土耳其不同,黎巴嫩並沒有設置專門的難民營。因此,許多敘利亞難民都居住在臨時搭建的帳篷,或者寄居在當地的貧民區,而且還要同那裡的黎巴嫩人競爭工作崗位。另外,黎巴嫩基礎設施的使用率已經達到臨界點。
2013年年末,敘利亞醫生 Bassem al-Faris來到黎巴嫩,現在在邊境小鎮阿索爾生活工作。阿索爾聚集了大量敘利亞難民,還曾在8月份被ISIS控制。Bassem表示,給敘利亞人民帶來重大傷害的不只是化學武器。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黎巴嫩的官員安東尼·麥克唐納表示,大部分來自敘利亞的難民都承受著一定程度上的痛苦。從自己的國家逃到黎巴嫩后,敘利亞兒童和青少年面臨著貧困、生活條件艱苦、暴力頻發和失學的境況,心理再次遭受了創傷。但是,由於黎巴嫩缺乏對精神疾病的認識以及醫療設備,加之資金不足,敘利亞兒童的心理問題危機正在加重。
2014年年初,國際拯救兒童基金會針對1100名敘利亞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黎巴嫩15歲至24歲之間的敘利亞難民中,有41%的人曾想過自殺。而且,在這個年齡段,有自殺想法的女性人數更多,比例超過50%。
在黎巴嫩治療和輔導敘利亞兒童的醫生和心理學家指出,這些孩子出現了恐懼症、?症、害怕黑夜以及尿床等發展退化的症狀。醫學專家表示,即使渡過了現在的危機,這些年輕人在今后的生活中仍然可能再次面臨類似的心理或精神問題。
貝魯特美國大學的心理學家Alaa Hijazi指出,童年的心理創傷真的會對個體產生長期的影響。Hijazi曾對美國的退伍軍人和伊拉克難民進行過心理輔導,他表示,經歷過心理創傷的人們,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會發生改變。
難民和救助人員對現狀感到不滿,稱當前的救援物資只是集中在避難所、食物等方面,而忽略了對難民的心理救助。
難民危機如果得不到恰當的處理,常常會導致更為嚴重的問題。因為在一個家庭中,首先父母會承受著戰爭帶來的痛苦,從而引發家庭關系緊張,同時還會增加他們打孩子的次數。慈善組織“戰爭兒童”的一名駐黎巴嫩的協調員Nadine Abdul Sater表示:“家庭中的沖突將導致更多的問題、更多的犯罪行為和強奸事件。但是,事實上卻沒有足夠的資金來保護那些孩子。”
大部分救助機構缺乏專業知識和資源,無法給需要幫助的兒童提供一對一的治療。這些機構通常隻能讓這些孩子去找專業人員,但費用卻非常高昂。國際醫療隊負責精神治療器械的技術經理Zeina Hassan指出,黎巴嫩沒有用於治療精神類疾病的醫療器械,而國際醫療隊則是少數能在黎巴嫩提供精神病治療的團隊。
除了國際醫療隊,大部分救援機構都隻能提供他們所謂的“心理輔導”,例如,組織一些活動,鼓勵孩子說出給他們造成陰影的經歷,或是告訴家長今后應該如何積極地培養孩子。另外,這些機構還會為黎巴嫩人和敘利亞難民創造共同相處的機會。
在講述活動中,一對14歲的敘利亞雙胞胎描述了他們的母親是如何因為缺乏藥物而一點點死去,他們責備自己沒有讓救援人員先搶救媽媽。在講述過程中,這對雙胞胎幾乎泣不成聲。
對於敘利亞難民來說,他們避難的黎巴嫩沒有專業的精神病治療手段,救助他們的人員也缺乏對精神疾病的認識,這一切都意味著,他們的心理創傷將不會痊愈。
國際醫療隊駐黎巴嫩的負責人Nathaly Gattas表示:“這是一個令人心碎的情況,這些孩子不僅沒有學上,而且還遭受了心理創傷,這意味著他們會成為迷失的一代人。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應該在一個安全的空間成長,一切都應該為他們營造一個安全的環境,但不幸的是,現在的一切都無法讓他們健康地成長。”(夢異)
敘利亞,黎巴嫩,精神疾病,兒童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