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4年01月22日09:32|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字號: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最近有關中國的空氣污染飄過太平洋,抵達美國西海岸的消息引起美國媒體的關注。一些人批評中國造成污染之際,但也有人在反思,美國的消費主義在污染問題上有無過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近日刊登來自中國、美國和英國的9名科學家發表的研究論文,稱美國“外包”給中國的工業污染最多。“出口美國的排放約佔中國出口相關的污染物總排放量的21%。”
據美國《紐約時報》20日報道,北京大學林金泰研究組和清華大學賀克斌、張強研究組聯合英美科學家分析了中國國際貿易相關的經濟活動對區域大氣污染和全球污染傳輸的影響。該研究計算了2000年至2009年間與中國的國際貿易相關的經濟活動(產品生產、交通運輸、電力生產等)導致的污染物排放,從消費角度分析“世界工廠”的身份給中國式污染帶來怎樣的影響。
該項研究持續了2年多。“之前想法醞釀的時間更久”,論文第一作者林金泰21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針對區域大氣復合污染及全球污染傳輸的研究大多是基於生產,即誰是生產國誰對污染物排放負責。但通過國際貿易,一個國家消費的產品可以從其他國家進口,由此與生產相關的污染從消費國轉移到出口國,改變了全球污染物排放的空間分布。林金泰說,生產是為了提供消費,我們認為,不妨從消費角度計算一下污染物排放。“比如中國制造某種產品造成污染,但這一產品的訂制者或出口對象是美國,污染責任如何判定?換一個角度觀察問題,是我們研究的初衷。”
該研究發現,中國22%的一氧化物和17%的黑碳顆粒物排放與出口商品的制造有關。以2006年為例,研究組發現,當年中國與產品出口相關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黑碳顆粒物排放量分別佔人為源排放總量的36%、27%、22%和17%,出口美國的排放約佔出口相關總排放量的21%。並且,中國出口的相關排放量是中國進口引起的相關排放量的4-6倍。
法新社20日稱,美國的消費者應該對來自中國的一些空氣污染負責任。據報道,在部分天氣情況下,美國加州、俄勒岡州、華盛頓州等地近1/4的空氣污染物最初是在中國被吹上天空的。而中國污染物的排放很多來源於制造用於出口的電視機、玩具、手機和其他產品的工廠。“我們已經外包了我們的制造業,也外包了很多我們的污染,但其中一些污染被吹回來,跨過太平洋,困擾我們自己。”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參與課題研究的科學家史蒂夫·戴維斯說。
美國《洛杉磯時報》20日報道稱,中國的出口工業對美國一些地方的霧霾負有責任。雖然美國從外包中獲益良多,但是中國排放的增加也造成美國包括洛杉磯在內的一些城市的霧霾。戴維斯說,“該研究提醒人們,美國一定程度上‘自食其果’,我們不應停留在指責誰排放這些污染,而應該意識到,我們在減少空氣污染上有著共同利益。”
林金泰告訴《環球時報》,研究初衷和目標不是要從道義上指責發達國家或回擊外界對中國排污的指責。“而是從科學出發,換一個視角觀察全球污染傳輸問題,由此對污染的責任歸因,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
同時,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初稿也得出類似結論,“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越來越多地把碳排放外包給中國和其他新興經濟體。”
報告稱,本世紀頭1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以兩倍於此前30年的速度增長。排放量的增長來自燃煤發電,而這些發電量大部分輸送給為歐美消費者制造產品的工廠。自2000年來,新興經濟體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長一倍以上,達每年140億噸,其中約20億噸是由於生產出口產品造成的。分析人士稱,溫室氣體排放的“外包”使目前基於國別統計的溫室氣體排放失准。【環球時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吳成良 環球時報記者 劉暢】
(責編:劉猛)
外包 復合污染 治污 環球時報 中國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