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5日07:44來源:東方網字號:
摘要:我國建造的第三艘903型綜合補給艦——太湖艦於6月18日上午正式入役。作為遠洋航海作戰的必備艦艇,該艦的服役將顯著提升我軍的遠洋補給水平。 |
中國戰艦在亞丁灣海域航行
邁向“藍海”的必要條件 中國海軍補給艦大量入役
對長期局限於近海防衛的中國海軍而言,大型綜合性補給艦是最后一個出場的輔助艦種。1977年8月,遠洋補給艦的開發計劃才被中國海軍提上日程,初期目標是發展具備完整橫向、縱向、垂直補給能力,可提供燃油、淡水、干貨及彈藥的現代化補給艦,初步滿足三大艦隊的遠洋作戰需求。但受制於當時中國國力有限,工程進展緩慢。時間轉眼來到20世紀80年代末。當時,中國海軍為搭配051改進型驅逐艦(“湛江”號、“珠海”號)與全新的052型驅逐艦,於1988年決定發展新一代綜合油彈補給艦(又稱“903工程”)。
近年來,隨著新一批主戰艦艇的建成和服役,中國新版“903工程”重裝登場。21世紀初,上海滬東廠與廣州黃埔造船廠各自建造一艘903型補給艦,西方稱“福池級”(Fuchi)。首艦“千島湖”號(886)由滬東廠建造,“微山湖”號(887)則由黃埔廠負責,前者於2005年4月30日交付東海艦隊,后者也在2005年內配屬給南海艦隊。
就在外界猜測“福池級”是否會有后續艦之際,2008年12月,中國宣布派遣由兩艘驅逐艦與一艘補給艦組成的特遣編隊赴索馬裡海域打擊海盜,擔任補給任務的就是“微山湖”號。《亞太防務》稱,隨著護航任務逐步展開,加之中國海軍積極邁向“藍海”,航母戰斗群的組建提上日程,中國海軍認識到現役的補給艦嚴重不足。於是,2012年5月和6月,又有兩艘903型新艦下水,隨即展開密集試航,其中一艘就是編號889的“太湖”號。
今后若干年間,中國海軍的航母和新一代作戰艦艇固然重要,但沒有后勤保障,這些艦隊勢必“走不遠”,也就不可能在公海上有多大作為。中國要想實踐“海洋強國論”,新型遠洋補給艦的建造計劃勢必會進一步加速。擁有相當數量的現代化新型補給艦,也成為了中國突破美日島鏈封鎖,履行大國責任,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必要條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