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國際

中國神十裝有“神秘武器”令美日非常恐慌

2013年06月24日13:12來源:法制晚報字號:

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通信總站的學術廳舉辦“神十”任務介紹會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童旭東、長二F遙十火箭副總設計師張智、“神十”飛船副總設計師李衛、航天八院副總設計師庄越分別向與會的100多名記者介紹了各自試驗隊的任務准備情況。

童旭東表示,“神十既是交會對接的尾聲,也是載人航天應用的開端”。張智說,長征二F遙十火箭與遙九火箭的技術狀態基本一致,試驗隊此次的任務主要是使操作更加熟練。李衛也坦言,“神十”與“神九”相比,增加了一項制導功能,以便其在追吻“天宮一號”時,能夠繞軌進行順追和逆追。

事實上,就目前世界載人飛船與太空站對接,僅中、美、俄三國掌握其機構技術,然而,中國式后來居上,且成功率也是最高的。眾所周知,進入二十一世界有句名言,誰佔領太空誰就是世界老大。中國當然不想做世界老大,但是,作為國家防務戰略重要部分的武器裝備,總是依賴外國進口對於這個國家來說危險每時每刻會發生。一旦戰爭規模擴大,外國軍援不及時豈不亡國?完全獨立的軍事武備研發能力體制的建立才是強盛國家的唯一出路。美國是這樣,前蘇聯是這樣,中國也必須要這樣。

“神十”交會“天宮一號”給世界一個重大啟示是:中國有能力在未來的太空大戰中佔有一席之地,有了這樣的空間站就等於中國的軍事有了“千裡眼,順風耳。”有了可以清楚看到世界各地局勢動態和軍事動態,就可以實施國家進攻性防御戰略,即后發制人。中國的航天事業成功對美國來說將是一個災難。美國“紐約時報”近日報道稱,中國在太空戰略上得到的進一步提升,目的在於擴大與美國抗衡的力量,也不免讓人想起冷戰時期,美國與蘇聯的太空競賽,而今天中美之間的競爭誰是失敗者事實已經告訴了人們。

最恐懼的還要數小日本,《東京新聞》12日則提及一個每逢中國載人航天取得突破必被提及的話題——“截至目前中國所有航天員全部來自解放軍,令國際社會不得不擔憂。文章斷言,當美、俄、日、歐聯手推進國際空間站計劃時,中國不參加,而是讓解放軍主導本國空間站項目,“神十”飛船和“天宮一號”已被中國軍事利用的事實,將會引起世界擔憂。

其實,中國早就聲明在先,和平利用宇宙空間,作為中國的死敵,小日本才是本對中國的太空成就真正感到恐懼的一個,因為在航天技術上的突破,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戰爭需要,實現了數字化戰爭的需要,所以,小日本會在中國的航天技術成果面前感到悲哀。

神十首次嘗試“翻跟斗式”繞飛對接 與美俄技術不同

此次,神舟十號將視情況開展飛船繞飛試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表示,“神十”發射並完成與天宮一號空間交會對接等任務后,中國載人航天第二步任務第一階段將完美收官,全面進入空間實驗室和空間站研制階段。

繞飛對接 為建空間站打基礎

在具體實驗內容上,神十增加了繞飛,也就是神十飛船計劃繞著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飛行。這一試驗的成功對建造空間站同樣非常重要,因為空間站上可能有多個對接口,飛行器要從多個方向與它對接,這就需要對飛行器繞飛進行進一步考核。

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主任、中科院院士包為民也表示,飛船繞著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飛行,這個也是為將來空間站建造做准備,因為空間站上可能有多個對接口,那麼飛行器不一定從一個方向與它進行對接,要繞到另外一個口上去對接。這樣的話就需要對繞飛這些功能進行進一步考核。

此外,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表示,神十任務將在軌運行15天,其中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組合體運行12天,比神九任務多2天,主要使命是進行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的首次應用性飛行,為仍然在軌正常運行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運送人員和部分物資。

美太空船 不用繞飛實現對接

為了進一步了解神十的繞飛對接,記者連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歐洲空間局,對此進行解析。NASA航天任務理事會公共事務專員邁克爾布勞庫斯接受採訪時表示,在美國太空船退役前,其在執行空間站的任務時,有時候會採取繞飛的方式,但是這種方式卻不用於對接,而是利用視頻和影像通過繞飛的方式來檢查和記錄空間站的狀態。

布勞庫斯表示,美國飛船並不需要“翻跟斗”或是“繞飛”來實現對接。飛船在接近國際空間站貨艙時採用的是自身的對接機制。這種機制使用連接設備,將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在一起。

對接技術 中國與美俄不同

在2011年前隻有美國和俄羅斯掌握完整的空間交會對接技術。歐洲和日本則分別得到了美國或俄羅斯的技術支持。

1995年6月29日,美國的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和俄羅斯的和平號空間站對接成為有史以來軌道上裝配的最大航天器。

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經過41個小時的太空追逐,終於靠近並與和平號空間站實施太空交會。這兩個航天器一前一后以每小時28萬公裡的速度繞地球飛行,之后航天飛機以每秒不超過3厘米的相對速度把與和平號之間的距離拉近為不到1米,接著開始進行對接。據《法制晚報》報道

分享到:

(責編:劉猛)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國際頻道今日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