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4日13:12來源:法制晚報字號:
對話
繞飛難點在於能不能“對齊”
國際事務部負責人博奎斯特先生與中國的太空國際合作長達20年之多。對繞飛對接,他接受了記者採訪。
記者:為什麼選擇這種繞飛對接的方式?
博奎斯特:如果這種“翻跟斗式”的繞飛方式真正運用於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的交會對接,也許這只是飛船與天宮一號接近的一種方式。因為神舟十號必須接近天宮一號,並與其“並列”才能成功順利地完成對接。這種“翻跟斗式”的繞飛方式能夠順利地完成這一“對接過程”。但是,這種軌道間運動需要非常復雜的程序,“繞飛”對接僅僅是從外觀來看,像是在翻跟斗,其實需要大量的程序支持。
記者:繞飛對接的技術難點在哪裡?
博奎斯特:對接需要非常復雜的程序支持。通過運算,所有的東西都必須達到“完美”的狀態。難點就在於對接的雙方能夠達到“對齊”的狀態,以及對於飛船和天宮一號兩者間速度的掌控。
記者:在國際經驗上,交會對接有哪些方式?
博奎斯特:在國際上有很多不同的對接機制。美國運用的是一種特定的技術,俄羅斯用的是另外一種。中國則有些不同。以歐洲空間局為例,歐洲空間局的飛船要與國際空間站交會對接,是“對接”在俄羅斯這一邊,因為歐洲使用的是俄羅斯的對接系統。
記者:您上述所言美俄與中國的對接方式有所不同,那麼哪種方式比較安全?
博奎斯特:這很難說,這個問題我們的專家也討論過。現有的對接系統機制都各有優勢,但是同時卻各有不同。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和俄羅斯飛船實施對接的時候,工程師必須開發一種適配器對接工具來使得對接順利進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