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12日09:16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鯉魚旗
“老外”賽龍舟
提起端午,你會想起鯉魚旗嗎?“啊?應該是龍舟和粽子吧!”相信大多數人會這樣回答。但是,日本人在農歷五月初五過端午節的時候,就會在家門前升起鯉魚旗,來祝願孩子像鯉魚一樣健康成長。
在中國,端午節意味著龍舟、粽子、屈原、雄黃、艾草……而在東南亞、日韓、歐美和港澳台地區,龍舟變身為國際賽事,粽子加入了西餐味,菖蒲酒取代了雄黃酒,黃姜糯米飯成了主食……端午節祭祀水神、追憶先賢、驅邪健身的精神內涵保留下來了,具體的文化符號卻發生了有趣的“變異”。
1龍舟劃出國際范
如今,內地和港澳台地區的許多城市舉辦龍舟賽,都冠上了“國際”二字。外國人對龍舟很有興趣,因為它賦予“龍”這個神秘的中國文化要素以非常強烈的形式感,又蘊含了現代人都認同的健康、合作與競技精神。
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中國參加過龍舟賽的美國人把這一活動帶回美國,讓它成了美國發展最快的流行體育娛樂項目之一。報道顯示,美國目前約有400多支龍舟隊。美國紐約哈德遜河上舉辦龍舟比賽已經持續了16年,成為紐約華人社區每年最盛大的活動。龍舟賽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區、各族裔的眾多選手,有超過5萬人參加。每年端午節前后,哈德遜河上排列著或威風或小巧的各式龍舟,在一片加油聲中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參加過龍舟賽的馬裡蘭大學研究生武逸飛認為,在北美舉辦龍舟賽,既蘊含著中國祭祀屈原的傳說,又有美國式團結合作的意識,還體現了現代體育競技精神,是多元文化融合的結果。
實際上,龍舟賽已經在不少歐美國家落地生根。在德國,端午舉行龍舟賽已經有20年的歷史。1989年,漢堡舉行了首屆“龍舟節”。1991年后,龍舟比賽改在德國金融中心法蘭克福舉行並一直延續至今。此外,俄羅斯也有自己的端午龍舟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