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國際>>奧巴馬訪問東南亞

什麼因素在影響中緬關系?

2012年11月20日17:39    來源:海外網    李忠林    字號:
摘要:在討論中緬關系是倒退還是維持現狀之前,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到底是什麼因素在影響中緬雙邊關系?
來源:聯合早報
美國國務卿希拉裡(希拉莉)訪問緬甸早已結束,但關於中國、美國、緬甸關系的關注似乎仍余熱未散。像訪問開始前幾天一樣,有的觀點自信地認為“希拉裡訪緬難動搖中國在緬甸影響力”,也有擔憂“中緬關系正面臨一個拐點”。在討論中緬關系是倒退還是維持現狀之前,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到底是什麼因素在影響中緬雙邊關系?
雖然自1988年以來美國以各種借口發動其盟友對緬甸進行無休止的封鎖和制裁,但其對緬甸的滲透一刻也沒有停止過。2007年的袈裟革命和2009年果敢事件的背后都有美國的影子。除接受美國資助的緬甸的NGO(非政府組織)外,來自美國的民主基金會、開放社會研究所、自由之家等NGO在事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事件的升級和惡化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美國表面聲稱對緬甸實施制裁政策的理由是緬甸“踐踏人權、缺乏言論自由和實行獨裁統治”,但其對緬甸政策的真實目的有三:其一是覬覦緬甸豐富的自然資源﹔其二是將緬甸改造為親西方的民主制國家﹔其三是利用緬甸特殊的戰略地位,北遏制中國、西影響印度、東控制東盟(亞細安)。而這三個目標皆與中國有關:中國是緬甸主要的投資國和貿易伙伴﹔緬中兩國互為重要的盟友和伙伴,長期相互支持與配合﹔緬甸是中國實施印度洋戰略的依托力量,還關系到中國西南邊疆的安危。因此,幾乎美國的每一項對緬政策都會影響中緬關系。最近美緬雙方不斷加強接觸、緊張關系有所鬆動,有諸多評論認為美國這一舉動是針對中國而來的。
印度因素的影響
印度是影響緬甸局勢的主要外部勢力之一。由於印度在緬甸政府與反政府勢力關系上持保留態度以及在雙方邊界存在的反政府武裝等問題,兩國關系曾一度受阻。近年來,特別是2000年以來,在印度的努力下雙方的政治關系取得了明顯的改善,其經貿聯系也得到顯著的加強。
印度突然改善印緬關系主要出於其國家利益考慮,其一就是抵消中國對緬甸的影響,防止緬甸“一邊”倒向中國。針對中國與東盟國家的曼昆公路和南昆公路,印度提出了從印度橫跨緬甸到中南半島的跨國公路,其含義不言而喻。在雙邊關系上,印緬經貿合作不斷加深,軍事聯系逐漸增強,雙方高層互訪明顯增多。包括印度在內的外部環境的變化,使得緬甸的對外政策逐漸發生微妙變化,尤其以對華關系最為顯著。比如,緬方表示支持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外政策逐漸“中立化”和“平衡化”,所有這一切對中緬關系的沖擊就是降低了緬甸對中國的依賴程度。在印度看來,緬甸已經成為了印度“抗衡中國崛起的屏障”、印度將在緬甸“阻止中國勢力的增長。”在中印競爭與對抗言論甚囂塵上和中美關系中緬甸問題日益突出的情況下,印度在緬甸影響的加強將會給中國的西南邊疆安全和中緬關系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因素。
在軍方主導的的中央政府、民主派以及支持者、少數民族反政府武裝和外部勢力等各方力量的博弈下,緬甸國內局勢始終是變幻莫測、扑朔迷離。袈裟革命、軟禁昂山素季(翁山淑枝)、外國的制裁,幾乎任何一件事情都隨時可以點燃緬甸這顆炸彈,使其像萬花筒一樣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2009年8月8日發生果敢事件,少數民族反政府武裝與中央軍的爆發武裝沖突,這不僅對中國邊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遭受損失,還對兩國的邊境貿易造成極大地負面影響。
2010年及其未來一段時間可以說是決定緬甸政局未來走向的關鍵時期:按照“七步走路線圖計劃”,緬甸在2010年舉行全國大選,“這是緬甸歷史上自1990年以來第一次大選。”大選的結果將會對中緬關系產生重要影響:國際社會一旦再對緬甸進行制裁將再次增加中國的國際壓力﹔少數民族一旦與中央政府在權力分配上發生沖突,將會威脅中國邊疆的安全﹔而“民主派”一旦掌權,中緬關系將不得不發生微妙的變化:傾向歐美,疏遠中國。
緬甸的對華擔憂心理
緬甸的對華擔憂心理是多方面的,既和歷史有著聯系,也深受現實環境的影響。歷史上,中國大舉輸出革命並支持緬甸共產黨及其武裝組織,曾對中緬關系產生過消極作用。雖然現在這一問題已因緬共的解體而不復存在,但是在緬甸的歷史記憶深處卻揮之不去——“盡管在近20年的時間裡,北京一直公開支持緬甸,可緬甸國內對中國存在的深深的疑慮並未改變”——這種記憶再與古代中緬之間的一些戰爭相重疊,不時成為一些人指責中國干涉別國的理由。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日新月異,國力日益增強,而緬甸則徘徊不前,兩者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此時,日本、美國等國大肆宣揚“中國威脅論”,而印度為了抵消中國對緬甸的影響也一直在緬甸散布“中國南下威脅論”。在這種情況下,緬甸更擔心自己會被中國全面影響和控制,在處理雙邊關系時也更加謹慎。隨著印緬關系的提升,緬甸加入東盟以及日本的介入力度加大,緬甸對外活動的空間有所擴大,其“特殊友華”程度勢必將會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因此,所謂的緬甸在中印之間搞平衡,實施大國等距離外交、中立外交也就不足為怪了。在中緬經貿關系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一些中方企業和個人,過於偏重短期的經濟利益,對緬甸的自然資源進行掠奪性的開發,嚴重破壞了當地的自然環境,引起了當地人民的強烈不滿,給中緬經濟合作造成了不利的影響,也給給兩國關系帶來了負面影響。另外,緬北的少數民族武裝也是隨時可以干擾中緬關系的一大隱患。
作為中國建設面向西南地區開放的“橋頭堡”和同向印度洋的主要通道,緬甸的地緣政治戰略和資源經濟戰略中的作用是毫無疑問的。由於一些外來因素的影響以及緬甸內部存在的一些不確定性因素,中國在緬甸的戰略利益也面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挑戰。但是從長遠來看,一個基本判斷是,緬甸的對華政策不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進一步發展同中國的友好關系符合緬甸的根本利益,中國在緬甸國家發展戰略中的地位決定了緬甸不會改變堅持已久的對華特殊友好關系。
需要指出的是,中緬之間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完全是正常的。正常的國家間關系出現問題是難以避免的,沒有問題才是不正常的。中緬傳統友好關系“在一定時期裡呈現出一些特殊性”,但特殊時期已經成為歷史,中緬要在新時期強化雙邊有好合作的新基礎,促使中緬關系逐步走向現實化。現實化不是指沒有問題,而是指有問題可以通過正常的渠道、制度予以解決,不至於導致經濟問題政治化或民眾的民族主義情緒等。中緬關系中出現了問題,包括希拉裡的訪問,都難以避免,不至於使得中緬關系發生逆轉。但一系列事件被放大了產生的影響不容小覷,值得中國方面認真對待,反思自身在發展對外關系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作者任職於雲南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
分享到:

(責編:劉凌)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