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不夜城,无数不眠人
2018-06-15 10:33:37 海外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农耕文明时代的社会运转模式。无论是“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闲逸,还是“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安谧,抑或是“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的惆怅,夜晚向来都是古人的诗意时间,表达出月光如水、夜凉如洗的丰富情感。
斗转星移。绚丽的灯火让灿烂星空变得有些黯淡,夜色中的背影也少了几分诗歌里的恬淡。当披星戴月成了深夜的常态,当失眠演变成一种“现代性问题”,谁还会在意头顶的繁星点点、阴晴圆缺?在城市之中,很多故事在夜幕中上演,打拼的脚步也不会因为太阳落山而停歇。这段时间,不少以“凌晨3点”为标签的帖子热转,既让人看到为生活为梦想执着的坚持和努力,也免不了让人感到一些日夜兼程匆匆赶路者的疲惫和无奈。
不过,城市的夜晚不就是这样吗?
对很多人来说,夜生活,不过是把仰望星空的时间,都用在了改变眼下。时至今日,夜生活不仅填充着人们的闲暇时光,也在见证着忙碌紧张的工作节奏。有人享受人生,停下脚步休憩片刻;有人快马加鞭,不想辜负梦想所托;有人通宵达旦,只为扛起肩上的重担。无论是夜归时分的簌簌物语、量贩KTV的放歌一曲,还是深夜食堂的吐露心声、夜市排挡的吹牛侃山,相比旧时的夜半闲谈、恣意的对酒当歌又何尝逊色?哪怕不见满天繁星的壮观,也不乏满目霓虹的景色;虽然没有“举杯邀明月”的写意,至少还有24小时营业的便利。这些来自夜晚的不同记叙,讲述的正是时光荏苒、万千世事。
一个人的夜晚是消遣的时光,一座城市的不眠就是灯火通明的象征。在1865年,上海南京路正式点燃煤气灯,第一次照亮了中国城市漆黑的街道。有了光,自然就稀释了夜。自此,上海成为中国近代著名的不夜城,一首《夜上海》更是刻录了一个时代的光景。在灯光的照耀下,这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正式登上了城市发展的舞台。
如果说,夜生活在近代传递的是开眼看世界的文化契机,那么如今就已经成为点燃消费热情的绝佳时空。无论是加班加点的一杯咖啡,还是夜深回家的任性打车;不管是深夜放毒的胡吃海喝,还是期待良久的午夜点映……正是这些夜色中的身影,创造出了庞大的消费需求,进而转化成一个城市的活力和竞争力。学术界曾用NASA夜间灯光图来研究城市发展,研究表明,夜间灯光更亮的城市,GDP往往更高。有鉴于此,不少地方正在鼓励城市“熬夜”。石家庄明确提出“发展夜经济、打造不夜城”,成都建设夜间经济示范街,重庆鼓励发展夜市经济……可见,打造一座不夜城,不仅是一种休闲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然而需要看到,无论夜生活多么闪亮,夜经济多么诱人,城市熬夜的背后是人熬夜,不夜城的支撑是不眠人。倘若地铁运营时间延长了、夜间公交范围扩大了、通宵去处变多了,却对应着堵塞的道路交通、老旧的基础设施、闹心的公共服务,就有舍本逐末之嫌。灯火通明的经济活力固然可喜,仓促点亮的不眠之夜却难以长明。让夜归人不难归,让不眠人不难眠,这才称得上真正的不夜城。
这正是:夜长空辗转,无奈不得眠。欲使夜长明,还须治理先。
各位晚安。(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盛玉雷)
责编:张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