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石头,还有多少虚火要降
2018-06-15 10:30:22 海外网前几天,当天空被一颗火流星照亮之后,云南省西双版纳的一个小镇迅速燥热起来。来自广东、北京、上海和昆明等地的各路“陨石猎人”蜂拥而至,村民们也放下手中的农活进行地毯式的寻宝,甘蔗地、水田、村寨内外到处闪动人影,数日之间一克陨石的价格被炒高几十倍。“疯狂的石头”,既有“天外来客”的科研价值,也如同一面镜子,照见一些社会心态的问题。
陨石热,由来已久。20世纪70年代,美国已经有十几个专业人士寻找和买卖陨石;20世纪90年代末期,陨石作为商品在交易会和网上出现。而国内热潮开始的标志是国内矿业展览会上开始引入陨石类别,比如2014年11月的北京国际矿业展览会上有8个陨石展台。渐渐地,继兰花、普洱、藏獒、文玩核桃等之后,陨石形成了一个新的炒作江湖。于是,有人编故事,有人发假证;有人造假,也有人打假。围绕着陨石形成的利益链,圈住了一个不小的群体。
炒作,永远是不断翻新的商业游戏,最终目的是获取利益。陨石炒作,与所有炒品一样,都存在剧烈的价格波动。如果只是抱着投机的心态进入市场,面对一个个“不小心发了大财”的故事套路,幻想一夜暴富,也许到头来不小心就成了高点“接盘侠”。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以文玩核桃为例,最初进入市场时都戴着“稀有材质”“文化传承”“文人雅玩”等光环,价格动辄在万元以上,甚至几十万也不少见,随着上游供货量增多,市场需求减弱,产品不再稀缺,价格也开始暴跌,不少跟风购买的人被套牢。
炒作的冲击波下,不少“圈外人”也难免被波及。毕竟,所谓“炒作”,往往是靠吸入流量来获利。被“天上掉下来的宝贝”砸中的曼伦村的一位村民,就经历了一场过山车,起伏不定。连日来,她接到了无数陌生的电话,愿意出高价购买她捡到的84克陨石。对方开出的价格从10万逐渐攀升到23万不等,甚至有人出价500元,想买她家被陨石砸落的瓦片。她成天在家守着这块陨石,犹豫农活到底还干不干?结果,之前出高价的人并没有购买,还有不少外地人闻讯赶来瞧一眼传说中的陨石,拍几张照片后就匆匆离去。正如专家警醒,当前,陨石价格已经超过了其本身的价值,一旦关注度过去,价格自然要下跌,还执迷于“大捞一把”的人,需要让头脑冷静一下了。
这次是陨石,下次可能还会有别的东西。搅乱了不少人生活和心态的陨石,也是一个警示,一旦有了投机的心态,离摔跤可能就不远了。会有人买彩票中奖,会有人一朝成名,但那毕竟是极端少数。如果搞投机、钻空子、走捷径就能获得成功,那成功也未免来得太轻松了。对于个人而言,这样的幻想不过是影响自己的生活;而如果流风所及,更多人害上这样的“成功虚热症”,会影响到社会对于成功、对于努力、对于奋斗的认识,乃至对正常的社会生活、社会秩序造成冲击。云南小山村的陨石热,正是一个具体而微的例子。
说到底,对于这样的事,我们还是要少点投机心态。不能只看到别人华丽转场的神话,而看不到背后深耕多年的汗水挥洒、历经多次跌倒和爬起。篮球打得好,有天赋的因素,更有训练到“凌晨四点”的努力;文章写得好,离不开文字的感觉,更离不开长期思想和知识的储备、离不开“一万小时”乃至更长时间的砥砺。无论在什么社会,踏踏实实的工作、勤勤恳恳的努力,始终是改变命运的人间正道;也只有自己奋斗取得的成功和财富,才能让我们获得心灵的安宁,享受真正的幸福。
正如有论者指出的,给一时一地的陨石热降温,需要法治和科普的双重引导。于法治,既有明确归属、规范市场的作用,也有对于扰乱治安行为的处罚;于科普,则是讲清陨石的种类、价值、用途,引导个人理性选择。同样,对于更大范围内的“虚火”,也需要通过正确的价值引领、合理的行为规范来理顺,让分配机制更合理、让劳动致富有奔头、让社会规则更完善,给努力者以途径、给奋斗者以希望,最终让每一个人都找到自己人生出彩的舞台。
这正是:与其被贪婪忽悠,不如靠务实前行。(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路 畅)
责编:张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