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凤雅事件:爱心为何走向了双输
2018-05-30 10:33:59 海外网最近,河南太康的“小凤雅”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从涉嫌诈捐、消极治疗到事后回应、澄清质疑,一再反转的剧情让公众的情绪跌宕起伏。尽管3岁的小凤雅已经不治离世,事件的真相也逐渐清晰,但这场舆论风波却值得深思。
最近,河南太康的“小凤雅”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从涉嫌诈捐、消极治疗到事后回应、澄清质疑,一再反转的剧情让公众的情绪跌宕起伏。尽管3岁的小凤雅已经不治离世,事件的真相也逐渐清晰,但这场舆论风波却值得深思。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当不幸降临时,通过网络募捐平台向社会求助,是很多无力承担治疗费用家庭的无奈选择。可以说,将点滴爱心汇成暖流,正是公益事业的价值体现。然而,一个面对未知病症全然无措的母亲,一群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的爱心人士,两者之间的误解让一个正常的爱心事件在不断地传播中,最终演变成了一场风波。
爱,可以创造奇迹,这是很多人的慈善信条。在一些爱心人士看来,没有创造挽救小凤雅的生命奇迹,归咎于其家人的“消极治疗”。多次“放弃”治疗的做法,加上善款筹集和使用的不透明性,理所当然会引发众多网友质疑,甚至指责家长重男轻女挪用善款治疗凤雅弟弟的唇腭裂。但在小凤雅的妈妈眼中,爱心志愿者的到访,不仅没有缓解孩子的病痛,反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甚至失去了对志愿者的信任。而凤雅弟弟的治疗费,也是来自另一个基金。一家人在舆论的声讨中委屈万分,甚至后悔选择求助。大相径庭的观念,让双方对小凤雅的爱化作了不同的选择,由此产生了治疗上的分歧、情感上的撕裂。
慈善的热度,往往代表一个社会的温度。然而,温度的传递却需要信任的导体。一旦缺乏互信,再大的善意也会在误会中渐渐冷却。一方面,“善心不可欺”,不让爱心搁浅,更不能让爱心折翼,是出于保护爱心供给侧的应有之举。但另一方面,慈善是一座桥,桥的另一端是需求侧各种复杂的现实状况。纵然爱如潮水,如果缺少信任的基石,也会冲垮沟通的桥梁。公益事业并不能“钱到病除”,反而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关怀才能抵达人心。正如有人说,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如何让这股火焰“雪中送炭”,而不是彼此炙烤,考验着慈善事业和从事这一事业的人们。
近年来,从罗尔事件到“同一天生日”募捐,从“爱心妈妈”涉黑到“小凤雅”事件的纠纷,网络慈善领域的话题频发,透支了不少人的爱心,也由此产生了公益被人操纵、善款被人挪用的担心。对小凤雅家人的质疑,某种程度上也是避免爱心落空的无奈之策。但是,在舆论发酵过程中,善意比快意更珍贵,追问事实比追问善款更重要。应该说,呼吁关注的志愿者不一定是天使,照顾女儿的母亲也绝不是恶魔,他们都是为了挽救濒危生命竭心尽力的普通人。爱心无罪,但慈善有规。要弥合两者之间的信任裂痕,将不同方式的爱拧成一股,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完善网络募捐的信息公开制度,明确网络募捐的责任归属,树立社会对慈善事业的整体信任,如此才能让每一份感动都有处安放,每一份爱心都落地有声。
但“小凤雅”事件暴露的问题不止于慈善,还有更深层的发展需求。在小凤雅去世的卫生院病房楼上,悬挂着一条横幅,上面写着:“健康扶贫让贫困群众告别疾病”。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尚有近3000万贫困人口未脱贫,其中因病致贫返贫家庭占比40%左右。对疾病缺乏认识、承担不起治疗费用是一些农村贫困家庭的共同困境。在医学上,消除小凤雅的病痛不易;从发展上,提升农村的医疗保障水平更难。从更长远来看,唯有完善大病保险政策,加大医疗救助力度,才能让更多与小凤雅家有同样遭遇的父母不用求助网络,而是按照既定程序得到最好的治疗和救助。
这正是:纵有爱意,不能肆意。齐心协力,无怨无悔。(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 盛玉雷)
责编:刘素素、武晓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