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加一倍”

2017-12-25 10:34:30来源:海外网
字号:

在黄庭坚所处的时代,由于王安石实行新法,革新派与守旧派的斗争十分激烈,在政治与宗派斗争的漩涡中,他命运多舛,屡遭贬谪,最后于宋徽宗赵佶崇宁四年(1105年)死于广西宜州(今宜州市)贬所。绍圣二年(1095年),黄庭坚贬官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区)别驾,于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居住,后来又转徙到戎州(今四川省宜宾市)。这些地方在唐代都是边荒之地,他在几处贬所度过了整整六年时光。1100年五月,黄庭坚得赦放还,次年正月乞知太平州(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1103年正月他从荆州出发,路经巴陵,在连绵数日的阴雨中独上岳阳楼,写了上述两首诗。

图片 1

第一首写远道来登岳阳楼。前两句时空交感,“万死”和“生出”,概括了为时六年的流放生涯,“投荒”和“瞿塘滟澦关”,从空间上概括了由西而东的长远行程,而今远谪和脱险归来,兴奋之情当可想见。未到江南故乡,已先一“笑”,到江南之后,欣喜当更为如何?诗人没有正面写自己的欣幸之情,更没有对将来到江南后的喜悦着一笔想象之词,他只写自己有幸登岳阳楼面对君山,而那些言外之意却尽在不言中了。

第二首写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前两句是实写,表现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中的独特感受。前人写君山的诗很多,但黄庭坚却毫不落入窠臼:君山的山形有如十二个螺髻,诗人想象为湘娥的雾鬓云鬟,尤其在风围雨阵之中,更别有一种朦胧缥缈的意象之美。后两句又是“加一倍”写法,诗人说,可惜是霪雨霏霏在楼上居高临下地远望君山,如果是晴明之日站在湖边,正对着白浪如山的湖面,那又该是多么别有风情的景象!这种透过一层的笔墨,已经是包孕丰富令人遐想的了,加上“银山”与“青山”的色彩鲜明,具有对照之美的叠字在句中的重复,使人更觉风姿绰约,韵味无穷。

“加一倍”写法,就是诗艺上的一种进层和强调,它是和句法的烹炼分不开的。而变幻百出的琢句手法,正是黄庭坚诗的特点之一。如上述两首诗都是特意在关键的第三句上下功夫,“未到”与“可惜”,都是欲进先退,先顿挫一笔蓄势,然后淋漓酣畅地抒情,对所抒之情起了一种强调作用。金昌绪《春怒》的“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张籍《秋思》的“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的“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陆游《沈园》的“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等等,均是这样。诗如此,词亦如此。欧阳修《踏莎行》的“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晏几道《鹧鸪天》的“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黄庭坚《清平乐·晚春》的“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贺铸《捣练子》的“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等等,都是出自同一机杼。

图片 2

宋人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记载黄庭坚之兄黄大临(字元明)之言:“鲁直旧有诗千余篇,中岁焚三之二,存者无几,故名《焦尾集》。其后稍自喜,以为可传,故复名《敝帚集》。”“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乃黄庭坚的名句,即出自《次元明韵寄子由》这首七律。黄庭坚在《赠陈师道》一诗中,说陈师道(字无己,号后山居士)的诗“十度欲言九度休,万人丛中一人晓”。前一句值得称道,从这里,也可以看到有成就的诗人,他们在创作上严于律已。诗文毕竟是以质量取胜,并非如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而最终也最权威的裁判,也并非当代热闹一时的种种奖誉,而是后世尘埃落定后的铁面无私的时间。(作者简介:李元洛,1950年代求学于北师大中文系,1980年加入中国作协;诗歌评论家,作家,诗歌相关著述颇丰。近著有中华书局2017年出版的《诗国神游——古典诗词现代读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潇潇风雨满天地:清诗之旅》等)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责编:吴正丹、杨佳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