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上的中国企业

2017-05-09 10:37:49 中国经济周刊
分享:

中国企业已经在沿线20多个国家建立了56个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增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近18万个就业岗位。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稳步推进,“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中国服务”受到越来越多沿线国家欢迎。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姚冬琴|北京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18期)

  2013年秋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3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

  5月14日—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在北京召开。如果说“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首大合唱,那么,此次高峰论坛将开启合作的新篇章。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表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原则:共商、共建、共享,和“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内容: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越来越被沿线各国人民所共同接受、认可,并且在发扬光大,不断地充实具体内涵和内容。3年多来,“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得到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响应,中国已经先后与沿线国家签订了近50份政府间合作协议,以及70多份与包括一些国际组织在内的部门之间的合作协议。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1月17日,“一带一路”首次写入第71届联合国大会决议。今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2344号决议,呼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碎片化”的矛盾凸显。但与此同时,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双边和多边、区域和全球合作势头渐起,各国都将其视为发展的重要抓手。

  “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鼓舞人心。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是潜力巨大的腹地国家。在这一区域开展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提高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契合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需求,对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改善全球治理、促进共同繁荣起到重要作用。

  倡议来自中国,成果惠及世界。3年多来,“一带一路”初步完成规划布局,正在向落地生根、精耕细作、持久发展阶段迈进,一批早期收获成果喜人,如同丝路合奏中跃动的音符。中国企业已经在沿线20多个国家建立了56个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增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近18万个就业岗位。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稳步推进,“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中国服务”受到越来越多沿线国家欢迎。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前夕,《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了多家直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企业,听他们讲述如何谱写丝路合奏中动人的音符。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责编:满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