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上的中国企业

2017-05-09 10:37:49 中国经济周刊
分享:

中国企业已经在沿线20多个国家建立了56个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增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近18万个就业岗位。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稳步推进,“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中国服务”受到越来越多沿线国家欢迎。

  “一带一路”上的新机遇

  东方航空:编织空中丝绸之路;

  上港集团:开辟“海丝”专用航线

  2016年,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下称“东方航空”)新开辟了上海至布拉格、阿姆斯特丹、马德里、圣彼得堡、芝加哥和布里斯班等6条国际远程航线。一年新增这么多国际远程航线,在东方航空历史上是很少有的。

11

  东方航空总经理 马须伦

  今年3月,东方航空总经理马须伦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表示,“去年,国际航线,包括‘一带一路’国家航线,运力增长30%左右,应该说呈现高速发展态势。东方航空国际航线市场运力投入,占整个运力的比重已经超过50%了。”

  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民航与“一带一路”沿线43个国家(地区)实现通航。马须伦建议,民航要“飞出去”“落下去”,补位增点,争取有计划地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全面通航,编织起完整空中网络。

  “这两年,我们一是加大运力投入;二是对有些市场还要进一步分析、研究,具备直航条件的我们就积极考虑运力投放。”马须伦还告诉记者,东方航空还在研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民航合作、投资的可能性。

  去年11月,东方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将成为东方航空开展重大产业直接投资和产业基金投资管理的运作平台。

  与东方航空一样,还有众多中国企业行走在“一带一路”上,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同时也积极探索自身发展的新机遇。

  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交通运输互联互通是基础,也是优先领域。在陆路,“中欧班列”已开行39条,到达10个国家15个城市。中巴经济走廊两大公路施工工作全面展开。港口建设与合作也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从未来发展角度讲,中国的港口企业应该走出去,为中国经济和全球化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港集团”)董事长陈戌源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表示,上港集团投资了比利时泽布吕赫码头,另外,公司中标了以色列海法新港自2021年起25年的码头经营权,目前码头正在建设之中。

  上港集团是我国最大的港口股份制企业,上海港是目前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首位的综合性港口。对于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港口合作,陈戌源有个“大计划”。

  “今年想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30多个国家的50多个港口召集起来,建立海上丝绸之路港航合作论坛机制。”陈戌源告诉记者,希望通过合作机制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专用航线。“现在当然有航线,希望把它进一步提炼出来,为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开辟专用航线。我也问过很多船务公司,大家对此很有热情。”

  此外,上港集团还希望推动建立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的合作平台,推动中国港口包括上海港和其他沿线国家港口之间的合作。“我们现在是全球最大的港口,未来希望能够成为全球的码头经营商。”陈戌源说。

责编:满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