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雄安新区建设经得起历史检验
2017-04-12 15:00:15 中国经济周刊雄安新区建设是一项历史性的工程,每一位参与其中者要对历史负责,就理当坚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让雄安新区建设稳步行远,让雄安新区建设经得起历史检验。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14期
《中国经济周刊》特约评论员 葛丰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雄安新区之“新”,首先在于理念新。在此之前,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等命题,一个始终绕不过去的难点是,如何从根源上,尽可能消除行政主导下各类资源的非均衡配置。而设立雄安新区的决策,是跳出种种思维窠臼,大幅度摆脱原有格局后的全新方向战略突进。经由这一理念创新,京津冀大地上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的新格局骤然呼之欲出。
雄安新区之“新”,其次在于举措新。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发展阶段,深圳经济特区在上世纪80年代横空问世,凭着“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精神,率先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大进发的号角;十年后,上海浦东新区作为全国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国际化思路探索建立较为完善的要素市场体系和新型行政管理体制,为中国改革开放再上台阶树立了又一个新的标杆;如今随着中国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开始深度关系到人类命运共同体,雄安新区的设立与建设,从其起始就先谋后动、规划引领,高标准高质量组织编制的雄安新区发展规划,将确保新的示范区一张蓝图干到底。
雄安新区之“新”,最终将落脚在目标新。因为相比以往改革开放过程中,民众期望较多集中在经济发展系列目标,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系列目标越来越无法覆盖民众多样化的偏好结构,因此雄安新区要成为新时期新的示范之城,其愿景必然要涵括建成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以及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等高点定位、相互兼容的一揽子目标。
当然,罗马不是一夜建成的。雄安新区的理念新、举措新、目标新,所对应的最大困难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薪火相传行进至此,已经进入深水区甚至无人区。雄安新区当此之时衔命打造改革开放新地标,将比之深圳特区、浦东新区更多面临无先例可循的复杂局面。
因此,雄安新区建设在举世瞩目压力下,等不得但也急不得,尤其是对作为建设规划方的政府而言,其对新区建设的合理引导需要大量事前无法准确预知的细节知识,而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市场过程的展开而逐渐显露出来,这个过程无法跨越。
雄安新区建设是一项历史性的工程,每一位参与其中者要对历史负责,就理当坚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要通过一天天一件件事情认真办,一年年一桩桩任务踏实干,让雄安新区建设稳步行远,让雄安新区建设经得起历史检验。
责编:满晓彤、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