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人民的名义》编剧周梅森
2017-04-10 15:57:32 中国经济周刊“这些年腐败的最大特点是腐败手段和形式的丰富性完全超出了作家的想象……反贪局官员与他们斗智斗勇……作家的想象力在现实生活和贪腐官员面前是苍白的。”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14期
原标题为“专访《人民的名义》 编剧周梅森:在贪腐现实面前,作家的想象力是苍白的”
《人民的名义》海报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刘照普|江苏南京报道
很少有政治题材、主旋律电视剧能够像《人民的名义》这样,自开播便始终处在舆论场的中心。
3月28日,这部由最高检牵头立项的反腐电视剧在湖南卫视首播,当即创下了湖南卫视3年来所有开播电视剧收视率最高值,而截至4月5日,该电视剧相关话题阅读量在微博上达到2.6亿。
追剧之余,人们制作的剧中人物李达康的表情包刷爆网络,观众乐于将剧中人物与现实中的贪官进行对照,众多剧中对白也成为“金句”,而对白之所以能成为“金句”,很多情况下是因其尺度之大,这部国内首次反映副国级“大老虎”落马的反腐题材电视剧被媒体称为“当今文学创作中的最大尺度”。
这部“爆款”电视剧的背后,是一部30万字的同名小说,作者是有“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之称的作家、编剧周梅森,他用两年时间完成小说,先改编成话剧,后又改写成60万字的同名电视剧本,共计100万字。周梅森认为,这是他写得最为酣畅淋漓的一部小说,是他最好的一部作品。
创作《人民的名义》的背后有哪些故事?剧情与现实又有着怎样的联系?《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就此专访了小说作者、该剧艺术总监兼编剧周梅森。
家乡修路事件促使我开始创作政治小说
《中国经济周刊》:你的第一部小说作品是1983年发表在《花城》的历史小说《沉沦的土地》,其后又写了一系列历史和战争小说,但给你带来巨大声誉的是你所写的政治小说《人间正道》《中国制造》《绝对权力》《至高利益》《国家公诉》等,在写作上为何会有这种转变?沉寂10年后又开写《人民的名义》,背景和考虑是什么?
周梅森:上个世纪80年代初,那是个文学狂热的时代,我边查字典边写作,一口气写出30多万字的《沉沦的土地》,这是我长篇小说创作的初次尝试,当时竟引起轰动,文学评论家冯牧和唐达成评价说,周梅森没有在民国时代生活过一天,他为什么会写得这样好,看来一些创作理论要打破,必须承认间接生活也是创作源泉之一,但现在仔细回想那简直是个奇迹。靠间接生活来写作需要作家充满艺术想象力,《沉沦的土地》证明了我具备这种能力。
1989年后,为了赚钱,我开始下海经商,搞过房地产,炒过股票,拍过电视剧,社会现实的急剧变化不断触动着我,特别是1994年我回到老家,当时家乡正在热火朝天集资修建三环路,老百姓认为修那么宽的路劳民伤财,很不理解,百般阻挠,还有人不停上访状告参与决策拍板的主要领导。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以与这位领导见面谈话,这次谈话改变了我对官场和官员的看法,也改变了我的文学创作道路,我对政治和官场热心起来,开始有了创作政治小说的冲动和想法,后来在领导的邀请下我还到家乡市政府挂职副秘书长。
我认为,80年代的文学繁荣推动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当社会恢复到正常状态后,文学不该承载这么多,但也不能什么都不承载,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不应在社会重大矛盾和人民冷暖疾苦面前沉默不语,作家应为时代进步和政治文明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我很佩服现在的一些记者,他们报道孙志刚事件、举报贪腐高官和拆迁户自焚事件直接促成法律的变更和贪官落马,请问我们的人民难道不该去尊敬这些记者,反倒去尊敬那些为文学而文学、纯而又纯的作家吗?就算纯到极致,你和老百姓又有什么关系!
2015年,最高检3次派专员到南京找到我,希望我能写一部新的反腐题材电视剧,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雷厉风行的高压反腐态势举国关注,其取得的突出政治效果和反腐成就也得到国人感同身受的认同和赞扬,但最高检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领导认为,对十八大之后中国大地上发生的这一突出反腐成就,竟然还没有一部高水平的电视剧类文艺作品进行呈现和总结,我跟检察系统以前合作过,他们认为我适合做这项工作,希望我能抓好这件事。
责编:满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