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 评论 资讯 财经 华人 台湾 香港 历史 社区 视频 新加坡 德国 荷兰 滚动

过滤网络喷子,全球苦恼做不到

2017-02-28 09:41:54 环球时报
分享:

其实,“网络喷子”并非中国独有,其对应的英文是“Internet troll”,该词相当流行。喷子现象远非看上去的那么简单。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编者的话:“喷子”,说到这个词,很多人早已不陌生,在网络媒体、社交媒体上比较活跃的人,对该词的含义更有感受。有些人还喜欢在“喷子”前加一个前缀“中国”,意即这是中国网络上的一个特色。其实,“网络喷子”并非中国独有,其对应的英文是“Internet troll”,该词相当流行。“特朗普会怎样尝试像一个网络喷子一样治理美国”,美国《滚石》杂志网站几天前的一篇报道以此为题;《我是喷子》,这是印度记者斯瓦蒂·查图维迪的新书名,书中爆料称莫迪在推特上订阅了几个著名的网络喷子。网络世界的虚拟性造就了喷子的活跃,让他人饱受聒噪之苦,甚至遭遇语言暴力之害,但喷子现象远非看上去的那么简单。

  美国推特喷子从边缘挤向中心

  去年美国大选期间,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曾说过一句名言:“这次大选的竞选双方牵扯太多‘淫秽之事’”。这句话堪称这届大选混乱现象的一个注脚,而这场选举不仅让美国社会分裂,也使得一批喷子“功成名就”。

  美国《连线》杂志在大选投票前一天总结了“喷子现象”。文章称,推特喷子原本长期游离在边缘地带,但特朗普获得总统候选人资格后,他们开始挤向舆论中心,肆意骚扰不支持特朗普的人。希拉里曾用“烂货”形容他们,他们不无自豪地采纳了这个词。喷子不只存在于特朗普支持者中。初选期间,民主党参选人桑德斯的“铁粉”对批评桑德斯者和支持希拉里者,同样大放厥词,表现出厌恶女性的倾向。

  喷子指的是什么?美国有一部电影《Trolls》,反映的是一帮生活中的愤青对一切事物都持否定态度,但他们自以为是的肤浅却是大家嘲笑的对象。在美国人的生活中,不少人拿“Trolls”开玩笑。美国《滚石》杂志23日的一篇文章称,“Troll”原指以刺激、挑衅别人为乐的人,如今已演变为“网络上的烂人”。

  美国《时代》杂志对大选期间出现的网络喷子进行分析后发现,凡是在网络上蓄意针对某一个人、组织、观点进行恶意评论或谩骂的喷子,大都是宅男,其中不乏精神抑郁者、自恋者、受虐狂以及神经不正常者。他们的言论让一些本来在网络上很有号召力的名人对社交媒体望而却步。

  去年6月,《纽约时报》华盛顿分部的副主编乔纳森·维斯曼退出了他的推特账户,原因在于他收到大量反犹太人评论,而这些言论一点也不理性和公正。7月,女权主义作家杰西卡·瓦伦蒂在发表宣扬女权的言论后,有人扬言要强奸她的5岁女儿,她愤而退出社交媒体。

  记者还听说过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例子。美国大选期间,有人在社交媒体上盗用国会议员史蒂夫·史密斯的名义,发表各种极端言论,引诱另外两名参议员辩论。搞这个恶作剧的人叫杰弗瑞·玛特,做过律师。他对共和党精英愤怒,对希拉里不满,对黑人不满。他的社交主页创下过28天1500万点击量的纪录,他整日沉醉于受别人关注的网络中,以致妻子同他离婚。

  也有“名人”甘愿做喷子,比如一直高调支持特朗普的美国极右网站布赖特巴特新闻网前编辑雅诺波鲁斯,他就自我标榜为“网络喷子”。去年他领导了一次针对主演电影《捉鬼敢死队》的非裔女演员莱丝莉·琼斯的骚扰活动,随后被推特封号。本月初,他原本要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演讲,因遭学生激烈抗议而被取消。但特朗普挺他:“如果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不允许言论自由……或许他们从此会失去联邦经费?”

  美国是一个崇尚言论自由的国家,极端言论如果没有导致人身攻击、触犯法律,不会招来刑事诉讼。但是,对言论自由难以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界定。一些政客和学者呼吁社交媒体业者对喷子现象进行控制,但言论自由的理念使这项工作做起来左右为难。尽管有人站出来举起法律武器,比如一名叫布兰德里·科恩的地产投资商,耗时4年、花费300万美元让一名毁谤他名声的喷子被法办,可是,能这样做的毕竟是少数。

  对于喷子现象,美国Buzzfeed的一篇文章称,推特倡导言论自由高于一切,而它的产品又有一种滋生喷子的特性。在推特上,喷人不是一个漏洞,而是一个基本功能。《连线》的一则评论也值得回味:“我们最隐秘的通信在心怀私怨的人面前不堪一击……而我们大家都是有所隐藏的。”

  乐观的是,一些科技公司已经在尝试对付喷子。本月23日,谷歌旗下的Jigsaw推出一个“喷子过滤器”,是一款人工智能工具,能学习检测网络上的骚扰和辱骂内容。据称,一些美英主流媒体正在测试这一新技术。

责编:满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