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 评论 资讯 财经 华人 台湾 香港 历史 社区 视频 新加坡 德国 荷兰 滚动

过滤网络喷子,全球苦恼做不到

2017-02-28 09:41:54 环球时报
分享:

其实,“网络喷子”并非中国独有,其对应的英文是“Internet troll”,该词相当流行。喷子现象远非看上去的那么简单。

  韩国明星深陷被喷重灾区

  根据韩国警察厅的统计,韩国人因在网络上遭名誉损毁或受到侮辱愤而告发的案例逐年增加,2011年为5712件,2013年增加到6320件,2015年则猛增到1.5万多件。但韩国并无“网络喷子”一说,凡是在网上恶意留言、故意进行人身攻击的行为都归于网络暴力。

  虽然没有“喷子”一说,很多韩国网民的做法与喷子无异,而且他们非常活跃。比如韩国艺术体操女神孙妍在曾遭喷子攻击:“关注艺术体操的都知道孙妍在的绰号‘孙水货’”“快退役吧”;游泳名将朴泰桓也被喷过:“需要吃禁药才能获得好成绩”。

  更明显的例子是在娱乐圈。2007年1月,演员出身的韩国歌手U-Nee在家自杀身亡,震惊娱乐圈。据U-Nee的家人透露,U-Nee一直被网民的恶意评论所困扰,显现过一些忧郁症的症状。U-Nee的死,推倒了韩国娱乐圈因网络暴力而自杀身亡的多米诺骨牌。一个月后,27岁的女演员郑多彬在男友住处的浴室上吊自杀。2008年,36岁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兼演员安在焕的尸首在一辆轿车内被发现。一个月后,一线女星崔真实自杀,原因是网络上有人造谣她是害死安在焕的凶手,从而导致网民对她群起而攻之。不到24小时,号称“河莉秀第二”的变性艺人张彩苑自杀,原因是她因变性经历而在网上饱受恶意言论攻击。

  网络暴力,特别是语言暴力的受害者还有一个重要群体——学生。根据韩国放送通信委员会与韩国互联网络振兴院发布的《2015网络暴力实态调查报告书》,近两成小学、初中、高中生在过去一年遭受过网络暴力,曾实施过网络暴力的学生比例大体相当。从实施方式看,语言暴力占比最大。

  韩国成均馆大学博士生葛小辉向《环球时报》记者提到,在一些重大事件上,比如去年10月下旬拉开帷幕的“亲信干政”事件,韩国网络上的语言暴力和毁谤中伤等现象也比较突出。发表这些言论的人以十几岁到三十几岁的年轻人为主,他们的一大特点就是在意识形态、政治立场和很多经济、社会问题上左右对立。这种对立往往无法调和,很多时候是为对立而对立。双方的一些极端者还各有聚集网站,比如左翼网络社区“地狱朝鲜”和右翼的“日间最佳”。

  据了解,因语言暴力、中伤毁谤等问题显著而严重,韩国曾在2007年引入网络实名制,但2012年韩国宪法裁判所以侵犯言论自由等为由裁定实名制违宪。2015年宪法裁判所又裁定公职人员选举期间,实施网络实名制合宪。但反对者认为这一裁决有违言论自由,且限制了公民的政治参与。

  德国每月删除十多万“仇恨帖”

  “德国要惩罚社交媒体上的仇恨言论!”德国《明镜》周刊近日报道称,德国政府计划立法对抗社交网络上的仇恨言论。德国司法部部长马斯要求,脸谱和推特等社交媒体必须在24小时之内对仇恨言论做出反应,否则将受到每条最高50万欧元的处罚。

  许多德国媒体指出,德国这项立法主要针对网络喷子。“网络喷子已经成为德国的一大社会公害。”德国柏林社会学者马塞尔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仅脸谱每月在德国就删除10万条“仇恨帖”。

  在马塞尔看来,德国的喷子主要是三类人。一类是所谓社会失意者,他们把自己人生遭遇的挫折表现在网络仇恨上。他们专门骂人和找骂,别人越骂他,他越开心,不讲理专门搅浑水;另一类是右翼势力。他们骂的人更有针对性,比如德国政客和记者等;第三类是国外政治势力。德国联邦情报局去年11月曾警告说,俄罗斯黑客和网络喷子侵袭德国社交网络,进行反民主宣传。

  “网络喷子把评论、图片视频当做武器,把人当做靶子。”马塞尔说,由于其言论往往具有针对性,且语言犀利独具风格,往往引起较大反响,有时甚至转化为假新闻流传。

  德国总理默克尔是被网络喷子攻击的人之一。自难民危机以来,默克尔在脸谱个人主页上的每一条帖文,都会引来喷子的“青睐”:“现在对我们国家最大的幸运就是您辞职,少给我们带来不幸”“默克尔女士,您到底知不知道谁才是您的人民?或许再读读基本法第56条吧”“默克尔女士,您在几天之内毁掉了德国人的未来”。

  去年,一名来自德国西部波鸿市的28岁网络喷子,因在脸谱上怼默克尔,被当地法院以挑唆犯罪开出高达2000欧元的罚单。处罚标准是按照他日薪25欧元的标准来定的。他在网页上写道,“默克尔应该被石头砸死”。在法庭上,他辩解说自己是因生活失意而发表此类言论。

  德国消费者权威组织“商品测试基金会”日前公布一份清单,告诉读者网络喷子会因哪些言论被罚款。比如,一些讽刺他人的脏话和竖中指等图标,会被处以数百至数千欧元罚款。带有种族主义和反犹色彩的言论,罚款更高,像“二战中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是犹太人咎由自取……”会被罚5000欧元。

  该基金会称,遇到网络喷子,网民可以直接上网举报。目前德国巴符州、柏林等16个联邦州都有网上举报服务。“一个进步的社会需要客观的讨论,但不允许被那些蓄意煽动仇恨的人滥用。”

  “实际上,不仅网络喷子应该担负责任,社交媒体也有义务。”马塞尔说,如果社交媒体未能在24小时之内删除网络喷子的言论及虚假新闻,德国将按照每条50万欧元处以罚款。

  德国司法部长马斯表示,网民举报的违法内容,推特仅删了1%,Youtube只删了10%,脸谱删了46%。网络用户的检举太不受重视。由于涉嫌教唆及协助他人刊登煽动性文字,去年11月德国检察机关展开对脸谱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的调查。

  近年来,德国自1991年发起的“年度恶词”评选也“盯”上了网络喷子的言论,以提高民众对语言的意识和敏感性,进行批判性反思。比如,2016年“年度恶词”为“人民叛徒”。默克尔曾多次被右翼民粹主义者辱骂为“人民叛徒”。2015年的“年度恶词”为“好人”,专指那些自愿帮助难民的德国人,以暗指“幼稚、愚蠢、不谙世事”。

  “各国有必要立法打击网络喷子。”社会学者马塞尔说,网民也应该拿起法律武器,防范网络仇恨言论。

  专家点评:

  复旦大学副教授沈逸26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互联网天然有让人宣泄情绪的功能,基于这样的原因,“喷子”这种现象必然会存在,不会因为国籍的不同而在“喷子”这个问题上产生本质差异。“喷子”这个概念本身并不科学,有情绪和指向性,具有贬义。“喷子”现象比看上去的要复杂,不能简单一刀切,贴上一个标签。“喷子”的存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合理性,可以对其进行边界管控,设定“红线”。只能界定什么是网络空间的“人身攻击”,在受到“人身攻击”时,如何进行应对。要求“喷子”在网上不许喷,这不太可能。

  沈逸说,“喷子”是否属于网络暴力,要看程度,如果像校园霸凌一样,针对某一个人,那当然可以被定义为语言暴力的一种。但这不是充分必要的,一部分“喷子”可能进入到语言暴力的范畴,但有些可能不是,也可能有交叉。沈逸认为,“喷子”并不是因网络产生才有的,在网络产生之前,现实生活中也存在喷子,社交媒体即便推行实名制,这种现象也还会存在。【环球时报驻美国、韩国、德国特约记者  赫景秀  王伟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李萌】

责编:满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