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新闻泛滥 多国的新愁
2017-02-09 10:38:47 环球时报从竞选到胜选后,特朗普与美国传统媒体的“互撕”让虚假新闻不再只是社会问题,它上升到政治层面,甚至关乎“民主”。类似忧虑在其他国家也正蔓延……毫无疑问,虚假新闻的肆虐与这些国家的政治、社会动荡密切相关。
德法 警惕全球假新闻制造链
环球时报驻德国、法国特约记者 青木 姚蒙 环球时报记者 王天迷
“这本应该是一个励志故事。他被一个友好的家庭接纳,每天早上在语言班努力学习,每周在麦当劳打工。只要再通过两次考试,他就能申请大学了。”在德国《明镜》周刊的报道中,19岁的叙利亚难民莫达马尼自2015年来到德国后本可以一帆风顺。然而,他的生活因为一张自拍照片被打乱了。
2015年9月,默克尔访问了位于柏林的难民营。与同龄人一样,莫达马尼当时拿出手机和德国女总理自拍,并上传至他的脸谱页面。刚开始,这幅友爱的画面感动了不少人,但好景不长。去年3月,名为“匿名者”的脸谱用户在其页面上发布这张自拍和比利时恐袭主嫌犯“照片”的组图,并称:愚蠢啊,默克尔和恐怖分子合影了。该消息随后在脸谱上被疯传超过20万次,莫达马尼和他的寄宿家庭因此受到很多仇恨言论的威胁,大多是让他“滚出德国”。
事情远未结束。去年12月的柏林圣诞市场恐袭事件,有脸谱用户将莫达马尼的照片拼贴到现场图上;圣诞夜,一名流浪汉在柏林地铁站被7名年轻难民火烧攻击,他的照片再被滥用。德国《明镜》周刊说,因为被当做是恐怖分子,莫达马尼曾不得不躲在朋友家。
“这只是德国假新闻泛滥的冰山一角。”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新媒体学者罗恩梅尔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仅脸谱每月删除的假新闻等违法内容就有数万至十多万条。他认为,假新闻问题由来已久,但近两年问题十分严重,其主要原因是难民危机。德国媒体因为“政治正确”,没有大肆报道反对默克尔难民政策的消息,一些人就通过社交网站发布假新闻,以此激发不满情绪。脸谱在德国的合作机构创始人大卫·施拉芬说,在德国不仅流传着一般谎言,还有蓄意在网上散播的煽动言论,“例如可以看到各种各样右翼极端主义新闻和刊物,散布关于难民的完全虚构的故事和引述”。
罗恩梅尔认为,德国是打击假新闻最为严厉的国家之一,“二战时留下纳粹迫害犹太人的惨痛教训,让官方对煽动性假新闻相当敏感。”不过他强调,打赢这场仗不容易,“因为现在全球已存在一条假新闻制造链,其背后有经济、政治的利益。比如制造一些经济假新闻可获得至少5000欧元的收入,而政治性假新闻背后往往是反政府的力量”。
鉴于德国今年9月举行大选,许多德国人担心一些假新闻会影响选民,尤其是来自俄罗斯的宣传。默克尔曾警告说,有迹象显示,来自俄罗斯的网络攻击和错误信息可能“在竞选活动中发挥作用”。
“法国的假新闻,主要以真中有假、夸张操作等为特征,族群冲突容易成为此类报道内容。不过总体上而言,法国的虚假新闻较少。”在法国有十余年生活经历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教授赵永升8日对《环球时报》说。最近较为典型的“法式假新闻”是,有社交网站的消息称,本月初一名黑人接受4名警察的毒品检查时被他们“轮奸”,而且其中一人将警棍插入他的肛门。但实际情况是,警察怀疑嫌疑人将毒品藏在肛门内。至于是否“鸡奸”,警察律师表示否认,而且涉嫌鸡奸的并非是4人,而是一名警察。在“真真假假”的消息影响下,该黑人居住地区的民众连续3天烧车以示抗议。
不过,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学者都认为,“虚假新闻”问题在法国并不突出,无论从被操作的主题类型还是数量上来说,都比较少。巴黎大学社会学讲师帕特里克对记者说,法国人相当信赖法新社等传统大新闻机构,这些媒体通常会对新闻来源进行严格核实。法国很少有像中国这样自媒体平台消息大量流通的情况。另外,法国社会较为成熟,没有跟风习惯,民众有较强判断力,看新闻时会追究其出处。“国民素质总体较高,所以被媒体、尤其是自媒体误导的概率比较低。”赵永升说。
责编:满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