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被刺杀的那些大使们

2016-12-22 09:28:59 环球时报
分享:

俄驻土耳其大使安德烈·卡尔洛夫19日在土首都安卡拉参加艺术展开幕式时遭枪击身亡。20世纪曾发生多起大使遇刺的严重外交事件,其中数次甚至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候涛

  俄驻土耳其大使安德烈·卡尔洛夫19日在土首都安卡拉参加艺术展开幕式时遭枪击身亡。媒体评论称,若此事发生在数月前俄土关系最紧张之际,后果不堪设想。这样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20世纪曾发生多起大使遇刺的严重外交事件,其中数次甚至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苏联大使遇刺埋下战争祸根

  美国《纽约时报》20日回顾称,在卡尔洛夫之前,上一名遇刺身亡的俄罗斯/苏联大使是在华沙遭到枪杀的沃伊科夫。1927年6月7日,苏联发生最严重的外交官遇袭事件,苏联驻波兰全权代表(即大使)彼得·沃伊科夫在波兰首都华沙遭刺客枪杀。

  沙俄覆灭后,苏俄同波兰曾爆发过一场为期两年的波苏战争。战争平息后,1924年10月,经验丰富的革命家沃伊科夫被任命为苏联驻波兰全权代表。但他刚到华沙,就陷入了一场暗杀阴云中。这名苏联大使究竟是何许人也?

  出生于1888年的沃伊科夫是乌拉尔苏维埃的重要人物,被认为在处决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事件中扮演关键角色。有种说法称,在沙皇一家被杀后,沃伊科夫宣称“全世界绝对不会知道我们对他们做了什么”。但高尔察克率领的白军占领叶卡捷琳堡后组建了调查委员会,四处宣扬沃伊科夫的“弑君”罪行,沃伊科夫由此成为保皇派的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

  由于沃伊科夫在苏联身居高位,保皇派很难下手,直到他被调任驻波兰全权代表后,保皇派终于看到了机会。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波兰,苏联仍然被波兰高层人士视为敌人,在反苏反共氛围下,保皇派跃跃欲试。1927年6月7日,一名20岁的白俄保皇分子鲍里斯·科窝达跟踪沃伊科夫到华沙火车站,利用人流拥挤与安保松懈之机竭力靠近目标,朝沃伊科夫连开数枪。这就是令世人震惊的沃伊科夫遇刺事件。

  尽管遇刺事实和经过非常清楚,但反苏的波兰政府暗地里对刺客持同情态度,一些政客声称这起暗杀事件“事出有因”,枪杀沃伊科夫是为报复后者参与杀害末代沙皇。科窝达被捕后先被华沙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后又改为15年监禁。在20世纪30年代反苏浪潮高涨之后,波兰于1937年将其释放。科窝达后来移民美国,于1987年去世。

  而在苏联方面,沃伊科夫身后受到极高尊崇,他的遗体被安葬在莫斯科红场,苏联境内的多条街道也改以他的名字命名。更重要的是,这起事件进一步损害因波苏战争而恶化的两国关系,莫斯科中断有关《苏波互不侵犯条约》的谈判,并严厉谴责波兰政府支持反苏的白俄抵抗运动。苏联还宣布,在华沙车站谋杀其大使是“战争行为”,苏联红军进入战备状态。历史学家认为,沃伊科夫遇刺使苏联政府对波兰变得极不信任,埋下了1939年苏联同意与德国合伙瓜分波兰的祸根。

  土驻多国大使接连遭暗杀

  而对于卡尔洛夫遇刺案发生地土耳其来说,外交官遇刺更是一个难以遮掩的伤疤。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土耳其驻外大使可谓是个“高危职业”,在约十年时间内,土耳其驻奥地利大使达尼斯·屯阿里吉、驻法国大使伊斯梅尔·埃雷兹、驻梵蒂冈大使塔哈·卡里姆和驻南斯拉夫大使加利普·巴尔卡尔相继被杀,其他遭暗杀的中低级外交人员更是不计其数。

  当时土耳其对本国亚美尼亚人实行高压政策,多个亚美尼亚人激进组织则用对土耳其外交人员的血腥杀戮作为报复。1975年10月22日,亚美尼亚人激进组织“亚美尼亚大屠杀正义突击队”派出刺客携带自动武器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突袭土耳其大使馆。3名刺客杀死使馆保安,然后闯入大使屯阿里吉的办公室。刺客们面对面地直接询问:“你是不是土大使?”屯阿里吉刚回答了一句“是”,就遭到冲锋枪的扫射,大使当场死亡。

  屯阿里吉遇刺仅两天后,又一名土耳其大使遇难。10月24日,土耳其驻法国大使埃雷兹正从一场招待会返回使馆。他乘坐的车辆接近使馆时,遭到来自亚美尼亚人激进组织“致力解放亚美尼亚的亚美尼亚秘密军”的多名刺客伏击,埃雷兹和他的司机当场身亡。短短两天内,驻欧洲的两名大使接连遇刺震惊土耳其全国,土耳其外交部决定派出安全人员保护全球各地的土使馆人员。

  但这仍未能阻止类似的暗杀事件一再发生。1983年3月9日,土耳其驻南斯拉夫大使巴尔卡尔乘坐的汽车在南首都贝尔格莱德城区一个主要路口等红灯时,两名亚美尼亚刺客突然向汽车开枪,巴尔卡尔身受重伤。刺客逃离现场时遇到一名南斯拉夫学生阻拦,刺客拔枪将其杀害。附近的两名南斯拉夫安全人员赶来时发生枪战,又有一名安全人员被打伤,另有一名行人被误伤。两名刺客随后遭南斯拉夫警方逮捕。同一天,美联社驻雅典记者站接到一个匿名电话,声称“亚美尼亚大屠杀正义突击队”对这起暗杀事件负责。

  3月11日,巴尔卡尔在医院中去世。新南斯拉夫通讯社当时评论道,南斯拉夫全国上下对这起暗杀事件非常愤怒。南斯拉夫联邦主席团主席兼国防委员会主席佩塔尔·斯坦鲍利奇向土耳其总统凯南·埃夫伦发去电报,表达“最诚挚的哀悼”。这次惨痛的暗杀事件后,土政府争取到欧洲的普遍同情,多个欧洲国家表示愿意帮助阻止亚美尼亚人激进组织对土耳其外交人员的袭击。

  据统计,从1973年到1984年,总计有31名土耳其中高级外交人员被亚美尼亚人激进组织暗杀,超过300人受伤。

  美国大使被杀成谜

  俗话说“树大招风”,美国在全球呼风唤雨,但付出的代价却是外交人员频繁遭袭,其中最离奇的遇刺事件则是1979年美国驻阿富汗大使阿道夫·达布斯在绑架案中糊里糊涂被杀。

  1979年2月14日,达布斯乘车从住所前往大使馆。在汽车接近美国文化中心时,4名身穿阿富汗警察制服的男子拦住这辆外交汽车,并示意汽车里的人打开窗户。司机遵从了眼前这些“警察”的要求。但这几个人突然拔出枪劫持汽车,强迫司机把达布斯送到附近的喀布尔酒店。绑匪们把达布斯扣押在喀布尔酒店的117房间,并让司机回美国大使馆送信。绑匪要求阿富汗政府释放“至少一名以上宗教犯人或政治犯”,但对美国政府没有提出任何要求。

  美国希望阿富汗政府先不要轻举妄动,以免危及达布斯的生命,但当时苏联在阿富汗拥有绝对影响力,阿富汗警方根本无视美国的谈判呼吁,在苏联顾问的建议下发起攻击。接近中午时,阿警察经过短暂激烈交火突入喀布尔酒店。但达布斯被发现时已经倒在椅子上,头部被子弹射中。两名绑匪在交火中被击毙,另两人被捕后不久遭枪决。究竟是谁打死达布斯至今仍然是个谜,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当时指责说,这起事件是苏联人“提愚笨建议或合谋造成的”。

  美国卡特政府被大使遇害以及阿富汗政府处理绑架事件的方式激怒,美国立即调整对阿政策,削减经济援助,还公开对阿政府的反对者表示同情。此后美国不再派新大使去阿富汗,只由一名代办负责大使馆事务。当年7月23日,美国宣布从喀布尔撤回“非必要的”大使馆人员。苏联占领阿富汗后,美国停止对阿富汗的所有经济援助。

责编:满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