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的艰难中年

2016-09-14 08:48:29 《环球人物》杂志
分享:

2016年8月,哈利·波特伤疤又痛,魔法世界再起波澜,第八部《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以独特的舞台剧形式与观众见面,剧本也同期出版发行。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 王晶晶

哈利波特1

  英国戏剧导演约翰·蒂凡尼

  人物简介:

  约翰·蒂凡尼,生于1971年,英国戏剧导演。获得过托尼奖、奥利佛奖、纽约戏剧委员会奖、奥比奖等欧美最重要的戏剧奖项。代表作有《黑色手表》《曾经》。2016年8月,执导的《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在伦敦西区上演。

  “我知道(他会没事的)。我的伤疤已经19年没有疼过了,一切太平。”《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的结尾,中年的哈利·波特送小儿子阿不思去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一边看着火车带着自己的骨肉渐渐远去,一边无意识地触碰着额头上的闪电伤疤。

  看似让人心安的一句话,却埋伏着不让人安心的后续。2016年8月,哈利·波特伤疤又痛,魔法世界再起波澜,第八部《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以独特的舞台剧形式与观众见面,剧本也同期出版发行。

  故事的主人公不只有哈利·波特,“被诅咒的孩子”正是他的小儿子阿不思;故事的创作者也不仅仅是J·K·罗琳,还加入了英国编剧杰克·索恩和导演约翰·蒂凡尼。其中,蒂凡尼更引人注目,因为他是迄今唯一一部哈利·波特舞台剧的导演。

  “我有很多故事想要讲述”

  在英国戏剧界,蒂凡尼的名气一点儿也不比罗琳小。他出生于英格兰的哈德斯菲尔德,父母身上都有点文艺细胞:当工程师的父亲一直业余参加一个铜管乐队,当护士的母亲则是合唱队成员。小蒂凡尼10岁时便担任过舞台剧的主角,长大后更是个标准“文青”——一边在餐馆打工,一边还不忘参加当地的青年合唱团。

  读大学时,蒂凡尼选择前往格拉斯哥大学,这所学校有着500多年的校史,是全球最古老的十所大学之一。蒂凡尼本来读的是生物,1990年,格拉斯哥当选“欧洲文化之都”,城市里安排了各式各样的表演。这些表演不但勾起蒂凡尼童年的舞台生活记忆,他心中更是燃起一腔豪情,觉得舞台、戏剧这些传统艺术比做实验有意思多了。既然找到了方向,就立马放手去干,他将专业改为经典与戏剧,并在毕业后义无反顾地扎进这一行。“我必须做这个工作,因为我有许多故事想要讲述。”

  也许是被苏格兰的文化氛围所感染,蒂凡尼最后选择在苏格兰国家剧院任职。他的成名作是2006年的《黑色手表》,讲述在伊拉克执行任务的英国士兵的故事。当年的爱丁堡戏剧节上,此剧一炮打响。007系列电影的制片人芭芭拉·布洛柯里在看完《黑色手表》后,立刻找到蒂凡尼,邀请他执导关于不死间谍詹姆斯·邦德的舞台剧。

  这之后,蒂凡尼的事业顺风顺水。2011年12月,他执导的《曾经》在纽约首演。这部音乐剧改编自同名电影,讲述了一位爱尔兰音乐家和一个捷克移民女孩因音乐而结缘的故事。原作感情细腻,又有音乐贯穿影片,极其浪漫唯美。蒂凡尼没有用过多的成本和炫目的舞台视觉,而是把剧情设计得更紧凑,用精彩绝伦的台词和演员细腻自然的表演打动观众。最终,这部戏在2012年美国戏剧托尼奖中揽获11项提名,蒂凡尼也由此更为人瞩目。


责编:满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