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霞:8年志愿者之路 坚定与纠结并存

2016-06-23 08:21:31 《环球人物》杂志
分享:

初到四川时,张霞以为只是几天的工作,只带了几件夏天的衣服,没想到一干就是几年。8年过去了,她依旧是那个严肃体贴、掌控局面、懂世故而不世故的姑娘。


  好的志愿者应该是一粒种子

2016年5月9日,志愿者在四川绵竹进行第四次地震伤员回访。(本刊记者 李雪 摄)

  2016年5月9日,志愿者在四川绵竹进行第四次地震伤员回访。(本刊记者 李雪 摄)

  2016年5月8日下午,一场捐献轮椅的活动在绵竹人民医院进行。坐着轮椅的伤员们围成一个半圆,看到张霞走进来,伤员陈瑞月招了招手,眼睛弯成了月牙,脸上红红的,叫着“张老师”。

  2009年,陈瑞月夫妇遭遇车祸,丈夫去世,她瘫痪了,家里只有7岁的女儿和年迈的婆婆。当时她躺在床上,吃喝拉撒都得人照顾,志愿者刘守国做调查时发现了她,并把她接到康复中心。从此,康复中心的病人从地震伤员拓展到普通病患,陈瑞月是第一个非地震伤员。现在,她早就习惯了轮椅上的生活,生活虽然并不容易,但笑容又回来了,“我是躺着进去、坐着出来的,他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伤员在医院的治疗都是从张霞开始的,从通知伤员入院,到每人每天20元生活补贴的发放,从治疗安排,到许可出院以及之后的回访,她熟悉他们的家庭、他们的困难。有时候,张霞也很纠结:“因为床位有限,伤员又多,怎么取舍?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有种心灵的折磨,只能按照紧急严重情况排着队来。当你告诉他们‘还有人比你更需要这个床位,等一等就会轮到你’时,他们都会接受。”

  从2008年到2012年,志愿者们共对绵竹、江油、什邡、安县、北川等县市近3200名伤员进行了3次康复现状调查,共为1200余名伤员提供过康复治疗服务,是四川最大的地震伤员免费康复治疗中心。

  就在2016年5月8日那天,不少志愿者在微信上的头像变成了黑丝带——广东医生陈仲伟被一名20多年前的患者砍了30多刀去世,医患关系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在项目设计之初,我们在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医疗安全处理上是花了心思的。”张霞告诉《环球人物》记者,“我每月有15万处理医疗安全的备用金,但一次都没用过。”

  对于灾区伤员来说,志愿者不但是医生还是朋友,有时候遇到困难伤员,志愿者还会自己买药、导尿管等寄给他们。

  为了寻找一位骨盆骨折的伤员,志愿者杨钦杰先是坐长途车,然后又走了一个多小时,当他发现那位伤员的丈夫是脊柱损伤时,为俩人做了检查。之后,他又走访了几里外的4位伤员。返回驻地时,因为滑坡路被堵了,他只好步行3个多小时穿越滑坡。为了鼓励一位脚部骨折的学生坚持训练,周末时艾金飞就带他去山地训练,一个月后那名学生丢掉了手杖;他还会给小孩子买棒棒糖、笑脸贴画,作为他们坚持治疗的奖励,孩子们一见到他就高兴地叫着“艾哥哥”。而为了留住这些志愿者,伤员也会使出“奇招”。“我的妻子就是一个伤员的姐姐的同事介绍的”,艾金飞告诉记者,2013年志愿者工作结束后,他留在了绵竹,现在他的孩子已经3岁了。

  志愿者与伤员的故事充满了彼此信赖、扶持的温情,他们之间如亲人如朋友般的感情就像种子一样,生根、发芽、成长,只要你来到它的荫翳里,就会被感染、改变。就像张霞所说,在这种意义上,好的志愿者不应该是一阵风,而应该是一粒种子。

  “人是活给自己的,不是让别人看的”

  离开绵竹后,《环球人物》记者再见张霞,是在北京北三环的一栋老式办公楼,中国康复医学会的所在地。张霞喜欢北方,一是冬天有暖气,二是气质相符,“相比家乡扬州的小家碧玉,我更像一个东北大妞。”

  当年参与伤员康复项目的志愿者多是康复医生或实习生,现在,他们大多从事康复医学行业,还有人当了法医。但张霞不同,2012年博士毕业后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工作了一年,就借调到中国康复医学会。

  一部电梯吱吱呀呀上到六楼,悠长而安静的楼道,让人忘了外面的车水马龙。张霞的办公桌上放着几种不同品牌的简装速溶咖啡,喝咖啡是在四川养成的习惯,因为需要保持充足的精力。

  采访时,张霞不时回个信息、接个电话,协调各种事情。在绵竹的经历,让她发现:自己更喜欢从事医疗管理,而不是临床工作。楼里其他办公室的同事下午5点就下班了,她至少要再多等半个小时,“我们经常对接的是卫计委、科协这些部门,他们通常是打座机,如果早走怕接不到。有了事情我习惯于第一时间处理。”

  与工作时的风风火火、开玩笑时的豪爽幽默不同,生活中的张霞有点宅,跑跑步,看看书,这种有点寡淡的日子让她觉得很舒服。去各地的机会不少,但她很少去了一个地方就招呼当地的志愿者聚聚,自我调侃为“有点薄情”,其实这只是因为她更关注工作本身——不管是作为一名志愿者,还是作为康复医学会的一名工作人员。

  父母操心的是她的个人问题,劝她赶紧恋爱成家,但她不想将就,“在绵竹接触了那么多伤员,看了那么多生死别离,更觉得人是活给自己的,不是让别人看的。”

  几乎对每个志愿者,记者都会问,当初为什么来四川,志愿者经历带给你什么。但对张霞,这些问题已无需回答。(《环球人物》记者 李雪)

原标题为“四川:一个志愿者的坚定与纠结”

责编:满晓彤